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飞跃与挑战

   2025-08-28 工业品商城108
核心提示:科技驱动,创新突破: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如何引领“中国智造”新浪潮?近年来,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突破,正逐步成为全国智能装备产业核心技术的主要策源地。一批集群内的隐形冠军企业,在高精尖技术领域可谓是“星光璀璨”,不断刷新着国产装备的技术天花板。“硬核”实力展现:

科技驱动,创新突破: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如何引领“中国智造”新浪潮?

 近年来,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突破,正逐步成为全国智能装备产业核心技术的主要策源地。一批集群内的隐形冠军企业,在高精尖技术领域可谓是“星光璀璨”,不断刷新着国产装备的技术天花板。

“硬核”实力展现:电主轴、液氦罐和无人驾驶登机桥的“中国创新”

  • 广州昊志机电:国产大扭矩、高刚度电主轴的“领跑者”。 广州昊志机电成功实现了国产高精度电主轴在大扭矩、高刚度方面的突破,并已实现在国内高端数控机床上的批量应用。公司目前已具备年产1000台套该类产品的产业化能力,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1年,其电主轴在国内和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分别高达42.33%和15.21%,成为国产电主轴领域的绝对领导者。

  • 中集安瑞科(深圳):填补国内液氦储运“零空白”。 2022年5月,总部位于深圳的中集安瑞科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40英尺液氦罐式集装箱,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成功填补了国内液氦储运产品的空白,为国家战略性物资的保障提供了关键支撑。

  • 中集天达(深圳):亚洲首台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落地”。 2022年8月,深圳中集天达为成都天府机场提供的新型智能登机桥成功投入使用。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是亚洲首台正式投入使用的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在无人驾驶状态下,它能精准对接飞机舱门,整个过程仅需50余秒,代表了机场地面服务智能化和无人化应用的新高度。

“卡脖子”难题依然严峻:高端化转型的“必答题”

尽管集群在部分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正如专家们所指出的,我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依然面临严峻的“卡脖子”问题。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以及自主研发和工艺水平的相对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在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企业中,研发和创新能力仍然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档数控系统、光栅尺、高精密滚珠轴承等核心部件,目前仍高度依赖进口。同时,国产高端装备的“首试首用”难度极大。这反映出高端装备的研制单位与用户单位之间的“协同创新力度还不够”。

“信赖”是基石:破解国产高端装备“首试首用”难题

 多位专家在采访中深入剖析了国产高端装备“首试首用”难度的根源——用户对国产装备可靠性的不信任。在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领域,** mécanique(机械)的可靠性直接关乎产品质量和系统的使用寿命。任何一台设备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条生产线长时间停工,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因此“试错成本”极高。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国产装备在可靠性上确实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位专家坦言,“这导致下游企业形成了‘能用进口就不用国产’的惯性思维。”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国产装备的技术迭代和升级便受到了阻碍,进一步加剧了其向中高端转型的艰难。

“好用”是未来:从“能用”到“好用”的跃升

 粤机质协会长吴智恒一针见 KAI:“装备制造要解决的不仅是‘能用’的问题,更要解决‘好用’的问题。广东装备制造已经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跨越,‘能用’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未来,关键在于提升装备的可靠性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好用’。” 随着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加速向中高端转型,可靠性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政策驱动,破局“最后一公里”

 为了鼓励自主创新,打破进口依赖,并解决国产高端装备“首试首用”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广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首台(套)重大装备政策奖补措施。这些政策旨在扶持那些在国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

 广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连续发布了《广州市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对符合申报要求的装备,按不超过单台(套)销售价格的30%给予奖励。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这一政策有效促进了具有先进水平的装备产品实现量产化和国产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自主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