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阐述,共同描绘了一幅“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未来”的工业数字化新画卷。
李培根院士:工业数字化是永恒的进程,洞察趋势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序言中强调,“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未来”——这已成为工业领域的必然选择,工业数字化(包括智能化)的进程永无止境。 企业需要不断洞察工业数字化的趋势,才能在这一变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他高度评价了某白皮书,认为其“洞察深刻、案例丰富、数据详实、观点中肯”,为广大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并特别指出其对“工业数字化2030”的预测和展望是最大的贡献。
余晓晖:数字化是重塑工业体系的最大技术变量,驱动新型工业化
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指出,数字化正在全面重塑工业生产函数,催生新的生产要素、制造体系、研发范式和组织形态,是重塑工业体系、工业化进程和全球工业格局的最大技术变量。 他认为,这一变革过程是对原有工业体系的颠覆式重塑,不仅创造新赛道,还将改变制造业的每个细分行业和产业链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带来“换道赶超”的机遇。因此,工业数字化已成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建设工业数字化的关键支撑,包括数据、装备、网络和软件。
汪涛:ICT技术融合,重构生产关系,驱动美好未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汪涛(注:文中提到“汪涛”,但根据其职位应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在序言中展望,随着ICT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到2030年,未来工业将朝着柔性、智能、定制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演进将深刻重构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形式,并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未来工业将实现对劳动者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创造更体面、安全、富有创造力和趣味性的工作;同时,也将为人类带来更舒适的建筑、更便捷的交通、更普惠的教育、更精准的医疗以及更美好的环境,将人类带向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肖然: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赋能工业,共创价值
华为公司中国区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解决方案部部长肖然分享了华为在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他表示,华为本身就是一家从研发到生产、销售、服务的全链条工业企业,并且从不停止数字化转型的脚步,从集成产品开发(IPD)到智能制造,不断优化和融合。通过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华为实现了产品开发及试制周期缩短20%,订单履行周期缩短76%,销售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华为希望利用其强大的数字化能力,支持和赋能广大工业企业和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
胡静宜:聚焦工业场景,华为军团助力工业数字化
华为工业数字化首席战略官胡静宜介绍了华为成立行业军团的初衷和实践。自2021年以来,华为秉承“为行业找技术,短链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初心,相继成立了煤矿军团、电力数字化军团、制造行业数字化系统部以及油气系统部。通过利用华为在5G、云计算和AI等方面的技术积累,聚焦工业场景,探索工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为客户创造价值。她提到,华为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共同创建了“工业智能体”,取得了一系列实践经验和案例,这些宝贵的经验被集结到白皮书中,期望能够为业界提供借鉴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