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中枢神经”,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它不仅是实现智能工厂、柔性生产的关键器件,更是保障产业链韧性、筑牢制造基石的重要环节。回顾数十载发展历程,中国本土PLC产业正经历一场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深刻变革。
从蹒跚学步到高速腾飞:中国PLC产业的时代脉动
中国PLC产业的萌芽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彼时,受限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多重因素,发展步履维艰。直到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对工业自动化重要性的深入认知与投入,行业迎来了初步的加速期。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PLC的研发门槛逐渐降低,产品成本也随之优化。叠加上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及其所孕育的庞大市场需求,整个本土PLC行业步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一批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如汇川技术、信捷电气、麦格米特等,开始全面崛起。它们的身影活跃在半导体、锂电池、光伏等新兴产业的旺盛需求驱动之下,与国际优秀企业同台竞技,展现出不容小觑的实力。数据显示,本土PLC产品的产量增长迅猛,已由2019年的4300万个攀升至2021年的6500万个,彰显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行业利好因素的叠加,也促使更多优秀企业寻求在资本市场集聚资源,以加速创新与扩张。据权威统计,国内PLC领域的许多领先企业已成功在资本市场上市,为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PLC作为控制类工业设备,位于工业自动化产业链的核心腹地。其下游应用场景正呈多样化发展态势,尤其是在新能源电池、高性能汽车制造、先进半导体生产等高增长领域,以及纺织、机械等传统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中,都成为了未来PLC产业重点发力的市场。
政策护航与市场潜力:百亿级蓝海待掘
在发展策略层面,多项重要举措明确指向了PLC产业的纵深发展与应用集成。多方强调了其在促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先进制造进程中的重要性。目前,国内PLC市场已形成了百亿级的巨大规模。在产业策略引导、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以及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的综合作用下,中大型PLC市场的广阔空间正被前所未有地打开,加速实现进口替代,也为投资者创造了诱人的机遇。权威预测显示,到2023年,中国PL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5.4亿人民币,其中小型PLC和中大型PLC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80.72亿元和84.68亿元,中大型市场后来居上的趋势显著。
品牌先行:本土PLC企业的差异化突围
在本土企业全面发力的今天,许多领先的PLC制造商已在细分领域建立起牢固的品牌壁垒,其竞争实力不容忽视。
信捷电气:深耕细分,拓展蓝海
信捷电气,作为一家深耕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与应用的知名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取得突破。其PLC业务更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柱。经过多年深耕,信捷电气的PLC产品线日益丰富,涵盖了从小型到中型的多种系列产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的基于CODESYS编程平台的中型PLC,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在市场中赢得了广泛认可,并在光伏、锂电、半导体等新兴高增长行业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当前,信捷电气在持续推出中型PLC新品的同时,正着力强化产品的行业覆盖,并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和拓展更具挑战性的大型PLC市场,以期在高端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汇川技术:引领突破,精细定制
汇川技术,领衔本土中小型PLC市场,其产品广泛赋能锂电、硅晶、包装印刷、食品饮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关键领域。无论是在小型、中型PLC还是智能控制器领域,汇川技术都拥有享誉市场的明星产品。2022年,公司重磅推出AC700系列智能控制器,成功填补了其产品线的功能与性能空白,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矩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小型自动化市场,汇川技术通过精准洞察客户需求,实现了差异化竞争。去年8月,公司发布的新一代小型PLC-Easy系列即迅速获得市场青睐。依托完全自主化的编程软件和独有的工艺算法,汇川技术持续迭代产品功能,在多个细分赛道上,已具备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技的实力,展现出中国“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勃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这场本土PLC产业的“破茧成蝶”,不仅是中国制造业深度转型的缩影,更是全球智能制造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股新兴力量。它以持续创新和市场洞察力,书写着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