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核驱动:揭秘芯片与软件如何共塑智能边缘未来

   2025-07-31 工业品商城8
核心提示:在汹涌澎湃的智能边缘计算浪潮中,芯片无疑扮演着核心驱动的角色。它们如同智能世界的“大脑”,默默无闻地支撑着各项创新应用的落地生根。英特尔视频事业部全球首席技术官张宇强调:“实际上,智能物联网的创新应用都要通过底层芯片和配套软件才能实现。就芯片角度来看,随着算力需求的增长,对芯片的要求也会越高。” 芯

 在汹涌澎湃的智能边缘计算浪潮中,芯片无疑扮演着核心驱动的角色。它们如同智能世界的“大脑”,默默无闻地支撑着各项创新应用的落地生根。英特尔视频事业部全球首席技术官张宇强调:“实际上,智能物联网的创新应用都要通过底层芯片和配套软件才能实现。就芯片角度来看,随着算力需求的增长,对芯片的要求也会越高。” 芯片的性能和能效,直接决定了智能边缘计算的广度和深度。

 英特尔作为深耕物联网行业多年的巨头,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为智能边缘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持。在备受瞩目的2022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2)上,英特尔发布的第12代酷睿处理器(代号Alder Lake S系列和H系列),便是其在边缘计算领域布局的有力佐证。这是英特尔首次针对边缘应用进行深度优化的处理器系列,其创新的高性能混合架构,将性能核与能效核以及独特的硬件线程调度器(Thread Director)有机结合,旨在最大限度地优化物联网应用创新。无论是零售业的数据分析、制造业的实时控制、医疗领域的影像处理,还是视频监控的智能识别,这款处理器都能提供卓越的图形、多媒体、显示和人工智能运算能力,赋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

然而,仅仅追求算力提升并非英特尔唯一的考量。张宇特别指出,英特尔在致力于提高芯片产品性能的同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计算理念也同样重视。“我们不能一味强调算力提升,还要认识到提升功效比的重要性。英特尔始终关注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这种对环境负责的理念,促使英特尔不断探索更高效的芯片设计和能源管理方案。

 事实上,英特尔在提升能效比方面早有深远布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20年,英特尔酷睿产品线的能效比已提升了惊人的14倍。而面向未来,英特尔更是雄心勃勃地设定了目标:在2020年至2030年间,将旗下产品线的平均能效比再提升10倍。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英特尔在第12代酷睿处理器中引入了创新的“大小核”概念,即性能核与能效核。通过智能调度,不同的内核能够根据运算需求进行最佳匹配,从而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整体功耗,实现了效能与能耗的完美平衡。

 异构计算是应对差异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处理器能效比的关键技术方向。张宇解释道,许多负载都具有明确的典型性,例如视频会议、智能零售、云游戏等场景,其背后的技术核心都离不开视频的编码、解码和转码。对于这些相对固定的负载,如果采用专有硬件进行处理,效率会更高,功耗也会更低。基于这一洞察,英特尔早在酷睿产品线中便集成了显卡,形成了专用的硬件单元,高效地执行视频编解码和转码任务。当然,对于那些对图形性能有更高要求的用户,英特尔也提供独立的显卡解决方案。这种通过异构架构来提高能效比的整体思路,旨在为用户提供最优化、最经济的计算体验。

 然而,再卓越的硬件也离不开软件的协同作用。张宇强调,一款优秀的软件工具能够帮助开发者充分释放硬件的潜能。英特尔一直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这样的软件生态。其中,推出的oneAPI便是一个典范。通过底层的DPC++开放接口,oneAPI能够实现对异构硬件资源的统一访问,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利用oneAPI对不同硬件进行统一编程,极大简化了开发流程,提升了开发效率。

 此外,英特尔还推出了OpenVINO工具套件,旨在加速边缘侧的人工智能推理。OpenVINO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能够支持开发者在不同的AI框架中进行模型训练和部署。在某些AI模型场景中,OpenVINO能够提供高达7倍的推理加速,显著提升工作效能,从而增强平台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智能边缘计算的飞速发展中,芯片的性能与能效、异构计算的技术创新以及配套软件工具的协同作用,共同构筑了其坚实的基础。英特尔通过其先进的处理器技术、对绿色计算的坚定承诺以及开放友好的软件生态,正不断推动着智能边缘计算的边界,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共同描绘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