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智造引擎 工业互联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2025-04-22 工业品商城16
核心提示:在生机勃勃的长三角地区,一场以数字赋能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不再是传统的案头工作,而是熟练地打开手机,登录企业定制的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查看当日的任务清单,接收最新的生产指令。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积极姿态,也

 在生机勃勃的长三角地区,一场以数字赋能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不再是传统的案头工作,而是熟练地打开手机,登录企业定制的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查看当日的任务清单,接收最新的生产指令。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积极姿态,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智能化制造时代的到来。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以其强大的数据连接能力、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能力,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运营方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它打破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全面互联互通;它优化了企业外部的供应链协同,构建了扁平化、灵活化的产业生态;它赋能了企业管理者,使其能够实时掌握生产动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区域协作:共筑工业互联网底座

 长三角地区敏锐地捕捉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并将其视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地纷纷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布局,致力于构建综合性、行业性和区域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上海,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和龙头平台企业,积极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产业链上下游的海量数据资源,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服务和应用支持。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上海在信息技术、高端制造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浙江,以阿里云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正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预计到2025年,阿里云将连接数亿台工业设备,服务数十万家工业企业。通过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阿里云正在帮助浙江的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运营管理的数字化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化。

 在江苏,徐工集团的汉云平台已连接了数十万台工程机械装备,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和远程诊断。这不仅提升了徐工集团的售后服务效率,也为其他工程机械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在安徽宣城,“万家企业上云”计划的启动,则体现了当地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决心。通过提供上云补贴、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宣城正积极引导当地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云”端效应:企业受益的真实写照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从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

 位于杭州的一家年销售额近3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在接入传化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后,实现了信息流的全面贯通和端到端的供应链协同。通过优化物流运输路线、提升仓储管理效率和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该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了30%,平均订单执行时间从17小时缩短至13小时,发货和到货及时率从80%提升至96%。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企业生产效率、运营成本和客户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传化网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物流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上下游企业紧密地串联起来,有效提升企业间的协同能力,降低整个产业链的物流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绿色智造:工业互联网的另一面

 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够促进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位于江苏的双良节能系统,将数千台能源设备接入云端,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设备的能耗数据和优化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了能效优化和综合节能。数据显示,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双良节能系统的能效平均提升了20%至50%,运维成本降低了20%至40%。这充分说明,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利器,也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长三角的协同之路:从倡议到行动

 早在2018年,长三角地区就启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百万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倡议”,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百万家,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资源配置优化的宏伟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长三角地区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的路径,通过搭建区域平台、出台协同政策和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为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注入了新的动力。

• “区域平台”汇聚龙头优势: 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起草了推进互联网平台集群联动的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支持智能云科、上海宝信、江苏徐工信息、浙江阿里云、安徽合力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

• 跨区政策形成协同发展: 长三角九地共同发布了《G60科创走廊推进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九地将开展制度对接,共同制定跨区域的工业互联网政策;加强财税扶持,共同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共同聚焦优势平台、产业示范、技术研发等方面,推动实现技术升级和项目落地。

• 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顶级节点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支撑工业万物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可以为企业每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等赋予唯一“身份证”。2018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上海)签约正式上线,对于长三角地区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联通和交互,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结语:智造引擎驱动未来

 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格局,并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通过搭建区域平台、出台协同政策和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长三角地区正携手共筑工业互联网的坚实底座,为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长三角地区必将在全球制造业的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