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突围 四大家族的启示与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

   2025-04-14 工业品商城16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几家国际巨头所主导。据智研资讯的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仅仅“四大家族”——安川电机、发那科、库卡、ABB,就占据了中国市场57%的份额。尤其是在高端领域,如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以及下游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这“四大家族”的份额更是分别高达95%和90%。在对精度要求极高的焊接领

 长期以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几家国际巨头所主导。据智研资讯的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仅仅“四大家族”——安川电机、发那科、库卡、ABB,就占据了中国市场57%的份额。尤其是在高端领域,如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以及下游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这“四大家族”的份额更是分别高达95%和90%。在对精度要求极高的焊接领域,他们的占有率也达到了84%。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寡头竞争格局已经基本确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自主品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赶超外资品牌,无论是核心技术的突破,还是用户服务的完善,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机器人“四大家族”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并享誉全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深耕细作的结果。深入研究并学习借鉴他们的成长路径,对于国产机器人企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命运的咽喉

 对于机器人制造而言,核心部件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四大家族”之所以能够长期领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牢牢掌握着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

 以伺服电机为例,提到这个领域,就无法绕开日本安川电机株式会社。这家以伺服驱动为主导的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直流伺服电机Minertia。这一创举不仅奠定了安川电机在电机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全球首个推出伺服电机的企业,安川电机自1915年创立以来,始终以超高速、超精密的运动控制技术引领行业潮流。其机器人的最大优势在于稳定性极高,即便在过载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正常运行。因此,安川电机的产品在重负载的应用领域,如汽车行业,备受青睐。

 安川电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市场需求、技术专注与持续投入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时,日本各大厂商普遍面临着生产效率亟待提高的难题。传统的电机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耗时较长,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如果能够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无疑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安川电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痛点,并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之中。然而,技术突破并非一帆风顺,在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实验失败的积累。

 凭借着前瞻性的布局和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安川电机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时任安川电机工程师的福田光之,创新性地采用了在转子表面贴上线圈的方法,有效地缩小了转子直径,并将马达的转动惯量控制到了最小。据了解,这款电机的响应速度几乎是当时普通电机的100倍,这一巨大的提升迅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然而,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飞跃并没有让安川电机停下前进的脚步。此后,安川电机仍然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打磨自身技术,持续推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为整个行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

 数据显示,2018年(3-11月),安川电机实现营收3613亿日元,同比增长6.3%。截至2015年9月,安川电机累计销售的机器人数量已经突破28万台,成为全球机器人销量冠军。

创新基因:在试错中寻求突破

 同样,素有“机器人界的微软”之称的发那科,其创始人稻叶清右卫门也非常重视技术的力量。他坚信,不断试验和在错误中进行创新,是发那科能够持续领先的关键。

 为了在技术上始终领先于竞争对手,稻叶清右卫门分别设立了基础开发研究所和商品研究所。其中,基础开发研究所主要负责研究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后市场可能需要的商品,着眼于长远发展;而商品研究所则负责将已经确立的商品化目标在一年内转化为实际成果,注重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这种时刻具备危机意识的企业文化,使得发那科的研发团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战斗力。

 发那科工业机器人最突出的竞争优势在于精度极高。据悉,发那科多功能六轴小型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正负0.02毫米。因此,在轻负载、高精度的应用领域,发那科的产品非常畅销。

精益求精: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向来爱好“黑科技”的库卡,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改进是库卡研发团队的日常工作。库卡营销战略与运营部副总裁、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主席安得利亚斯·的鲍尔曾表示,库卡定义的检测误差是在正负0.01毫米之间。

 “这个误差甚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只有在这样精密的挥臂偏差下,一个大型的机械臂才能精准地握住一个汽车的部件,并将其安装在其他零部件上。而且,每个机械臂都有自己需要校准的标准。”

 这家来自德国的机器人巨头,以其严谨的态度,将机械臂的精确度控制在毫厘之间,并且能够确保在运作上万小时后,依然能够将误差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鲍尔还强调,“如果出现任何失败,我们会深入分析原因,进行总结,库卡的目标是100%消除这些失误。”

国产机器人如何突围?

从“四大家族”的成功经验中,国产机器人企业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1. 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国产机器人企业应该加大在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上的研发投入,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2. 坚持创新,敢于试错: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动力。国产机器人企业应该鼓励创新,营造宽松的试错环境,允许工程师大胆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

  3.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石。国产机器人企业应该学习“四大家族”精益求精的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卓越,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贴近市场,满足用户需求: 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国产机器人企业应该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5. 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团队: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国产机器人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和管理团队。

 国产机器人的崛起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只要我们能够从“四大家族”的成功经验中汲取力量,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伟大复兴。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