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其中,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极具潜力的技术,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它通过构建一个与物理实体完全一致的虚拟模型,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和预测,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决策支持和价值提升。正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阿波罗计划中所采用的“孪生体”概念,数字孪生亦是实体世界的“虚拟镜像”,能够实时反映实体的状态和行为,从而优化运营、预测故障并提升效率。
数字孪生的核心内涵与演进
数字孪生的核心在于建立实体和虚体之间的精确映射关系,它能够及时、准确、深入地在虚拟世界中反映实体的状态和行为。通过数字化手段,企业可以全面描述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并通过数字化的连接,将产品生产制造和运行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时反映产品的状态,最终实现“与物理产品等价的虚拟数字化表达”。
数字孪生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2012年,NASA发布的“建模、仿真、信息技术和处理”路线图将数字孪生正式带入公众视野,标志着这项技术从概念模型阶段步入初步规划与实施阶段。此后,以美国通用电气(GE)为代表的行业巨头开始积极探索数字孪生的应用,并计划基于数字孪生技术,通过Predix平台,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发动机的实时监控、及时检查和预测性维护。
近年来,数字孪生在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模型轻量化、基于模型的定义(MBD)、基于物理的建模等模型数字化表达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应用,以及大规模计算、高性能计算、分布式计算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产品动态数据的实时采集、可靠与快速传输、存储、分析、决策、预测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使得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实时关联与互动成为可能,数字孪生的形态和概念也因此不断丰富。
数字孪生的广阔应用前景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领域。通过实时数据进行设计迭代、故障诊断、流程优化等,企业可以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在实体世界中,企业也可以借助虚体数据实现控制优化、精准执行等,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益。
目前,对数字孪生技术的大规模采用主要由大型制造公司主导。在具体的行业应用方面,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设备(如加热和冷却系统、泵送液压系统等)和能源行业(如风力涡轮机、石油和天然气等)的应用潜力尤为突出。通过构建数字孪生模型,企业可以对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延长设备寿命。
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数字孪生技术前景广阔,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数字孪生技术最初将应用在高价值领域,以证明部署成本是合理的。高价值领域往往代表着昂贵的设备,而这些成本只有大企业才能负担得起。
除了成本因素外,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不高也是制约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普及的关键原因。与发达的制造企业相比,许多中小企业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升级、信息化补课的阶段,数字化水平普遍较低,这极大地制约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智能制造的深化应用提供了信息物理融合、交互和应用的基础。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激活了数字孪生的生命。工业互联网平台天生具有的双向通路特征,使得数字孪生真正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模型,为中小企业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提供了新的契机。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孪生的孵化器
数字孪生的核心在于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做出基于数据的实时正确的决策。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连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能够将工业系统中的碎片化知识进行整合,并通过单元级、系统级的数字孪生体,不断将这些知识封装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进而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体系放大传播。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数字孪生的孵化床,而数字孪生则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应用场景。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有效降低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的门槛。通过平台提供的标准化接口和工具,中小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构建和部署数字孪生模型,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据分析、预测性维护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
结语:拥抱数字孪生,共绘工业未来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虽然中小企业在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孪生技术必将在中小企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孪生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为制造业带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拥抱数字孪生,共绘工业的未来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