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P控制平台:互联工厂的必备系统

   2024-10-11 工业品商城133
核心提示:当前,工业领域广泛采用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及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两大类。然而,由中海创公司研发的IAP控制平台却独树一帜,以其跨平台特性,成功地将诸如西门子、罗克韦尔、欧姆龙、NEXCOM等业界知名厂商的控制器集于一身,并在此基础上执行标准化的控制算法组态功能。值得一提的是,IAP并非仅

   当前,工业领域广泛采用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及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两大类。然而,由中海创公司研发的IAP控制平台却独树一帜,以其跨平台特性,成功地将诸如西门子、罗克韦尔、欧姆龙、NEXCOM等业界知名厂商的控制器集于一身,并在此基础上执行标准化的控制算法组态功能。值得一提的是,IAP并非仅仅满足于实现各家控制器间的数据交互,而是进一步深化至所有控制算法的核心层级,从而在保持组态结构相同的前提下,实现了工厂各生产流程及管理信息的无缝对接。

  IAP的独特优势在于,作为全球范围内唯一能够实现此类深度集成的软件系统,其在推动未来工厂互联互通方面展现出卓越的前瞻性。据中海创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款能够执行标准化控制算法组态的通用平台,无疑是构建“未来互联工厂”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该负责人强调,无论是我国推行的“两化融合”战略,抑或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计划,均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技术,能够有效地将未来工厂之间及其内部各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智能化、透明化、协同化的互联互通,而非仅限于数据的简单交换。IAP控制平台正是具备这一特质的创新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超系统(System of Systems)新技术,不仅实现了异构控制的同构计算,更为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解决复杂系统的软件工程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进而成为工业4.0技术框架的重要基石。

  如今,我国工业界正热切关注并积极探讨“中国智造”、“工业4.0”及“工业互联网”等前沿理念。中海创公司始终坚持认为,无论“中国智造”、“工业4.0”还是“工业互联网”,都必须以实现工厂互联为核心目标。

  展望构建未来互联工厂的愿景,其初衷在于营造智能制造的生态环境和运行机制。只有当工厂实现互联之后,整个产业链才能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实现紧密衔接。互联工厂的意义远不止于整合产业链上的数据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工厂内部各生产环节亦需实现协同运作。

  然而,互联工厂的实现仍面临诸多重大挑战和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互联工厂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工厂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和方法尚待确立;互联工厂所需的软件工具和组态元件等技术体系尚未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

  福建中海创的IAP技术堪称全球唯一能够实现控制组态跨硬件平台的创新成果。其基于“通用硬件、工具软件和组态元件”的体系架构,以及面向控制对象的设备管理、控制组态的动态重构、常规控制与先进控制的同构组态等多项技术特性,使之与现今工业界广泛使用的DCS或PLC控制系统产生显著区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IAP技术对占据制造业自动化市场半壁江山的PLC编程方式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赋予IAP更大的竞争优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