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深圳的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传来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一群橙色的机器人手臂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各项生产任务。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与制造无线鼠标及键盘的知名企业,机器人已然成为其生产线中的重要角色。这些机器人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整个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所在。据该公司的副总经理邓邱伟先生透露,“只需将原材料从中央供料系统中投入,无需人工参与即可完成产品的组装,从而实现一款完整键盘的诞生。”
在雷柏科技的生产线中,目前已有75台ABB机器人投入运营。自实施机器人集成的用工改革以来,深圳雷柏科技的员工总数已经从2011年初的最高峰值——3200余人,降至如今的约1100人。他进一步指出,“在2011年公司员工规模达到顶峰时期,流水线上的工人数量约为2500人,然而现今只需要600至800人便足以满足生产需求。”
邓邱伟坦诚地表示,当前招募新员工的难度逐年加大,去年12月公司曾试图直接招募普通工人,但却未能成功招揽到任何一位,只能借助派遣公司或工人亲友的力量来寻找合适的人才。他补充道,“特别是对于90后和00后的年轻群体而言,他们并不愿意从事繁琐且复杂的流水线工作,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这种趋势将会愈发显著。因此,引进机器人无疑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在深圳地区,诸如富士康、华为、富士施乐以及雷柏科技等大型企业已经纷纷开始添置机器人,推动生产自动化进程。此外,佛山的陶瓷、家电、家具等行业的自动化升级也早已启动。例如,陶瓷行业过去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工人搬运砖块,这种过度劳累的工作使得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如今,随着整个陶瓷行业逐步转向机械化生产,机械手不仅能自行搬运砖块,还可完成打包装箱等环节,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顺德区人力资源协会的秘书长吴光琛认为,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人工的依赖。在不久前举行的佛山两会上,佛山市市长刘悦伦也明确表示,目前佛山市政府正在与多家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制造商进行接洽,探讨引入机器人的可能性,未来甚至可能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购买一批机器人,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
企业自动化设备的升级不仅导致劳务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微妙的转变,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工人的生产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圳福士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的销售主管李俊表示,“过去,普工只需具备初中文化程度即可胜任,然而如今若想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则至少需要拥有中专或职专学历,逐渐向技术工人方向发展。”他还提到,“在提供工业机器人方案设计服务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客户培训工人,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确实改变了一线工人的工作方式。在雷柏科技的一个接收器组装工作单元中,一名技术人员需要负责监管五六台机器人的运作。邓邱伟表示,“令人意外的是,尽管使用机器人可能会对工人的岗位构成潜在威胁,但他们并未对此感到担忧,反而从中体验到了成就感,并且工作强度也得到了大幅降低。”他继续说道,“如今的年轻人普遍不愿从事单调乏味且高强度的工作,相比之下,操作高科技设备所带来的成就感远胜于重复性劳动。此外,公司也对薪酬制度进行了调整,使得工人的收入较以往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