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厂”打造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2024-05-24 工业品商城15
核心提示:在触摸式的显示屏上轻松选择心仪的饮品,轻轻按下虚拟按键,机器人便会神奇般的为您在自动售货机中加好所需的饮料,然后准确无误地送至您的手上——这并非源于美国热播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的梦幻情景,而正是在2013年中国广州举办的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上实际发生过的一幕。借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顺德

    在触摸式的显示屏上轻松选择心仪的饮品,轻轻按下虚拟按键,机器人便会神奇般的为您在自动售货机中加好所需的饮料,然后准确无误地送至您的手上——这并非源于美国热播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的梦幻情景,而正是在2013年中国广州举办的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上实际发生过的一幕。借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顺德分所(以下简称为“中科院计算所顺德分所”)耗时多年研发的“合耕”品牌的AKENSYS智慧工厂软件平台,操作员只需通过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发送指令,即可指挥现场设备按照预定程序完成各项工作。

    “机器人点餐”仅仅是AKENSYS智慧工厂软件平台众多功能中的一部分,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能够提供高效的生产执行系统(MES)平台,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从而使得生产设备实现全面自动化。据中科院计算所顺德分所所长陈冰冰博士详细介绍,该平台集成了排产与生产调度、在线质量控制、车间物料规划与控制、生产过程追溯、可视化过程监控以及生产状态分析等多项功能,通过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致力于构建智慧工厂,以期达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确保产品质量的目标。

    尽管“中国制造”已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始终未能摆脱“低端”的刻板印象。伴随着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招工困难等现实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运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来改良制造流程、推动产业升级已然成为广大中国制造从业者们的共同认识。

    在传统的制造执行系统中,任务单、岗位指导书等均需依靠人工下发,机械装备则由人工操控,生产状况统计同样需要人工录入汇总。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而且生产效率低下,极易产生误差。在陈冰冰博士看来,未来的趋势必将是传统制造企业向“智慧工厂”转型升级,采用自动化和机械设备取代人工,实现加工制造全过程的设备化作业,同时这些设备还可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人员、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的全方位管控。

    陈冰冰博士向我们详细阐述了“智慧工厂”的三大特性:首先,基础设施必须实现高度的信息互联,涵盖生产设备、机器人、操作人员、物料以及成品等各个方面;其次,制造过程数据应具备实时性,生产数据应有稳定的节奏和流动,数据的存储与处理亦须保持实时性;最后,借助存储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具备自我学习功能,进而改善和优化制造工艺流程。

    要想成功打造“智慧工厂”,必须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协同规划。近些年来,在“两化融合”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诸多工厂纷纷开展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工程,然而投入使用后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针对此种现象,陈冰冰博士指出,未能从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角度对智慧工厂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导致自动化、信息化各自独立,形同“孤岛”,乃是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因素。“尽管在上层实现了信息化,但指令并未最终传递到设备层面,最终仍需人工完成设备操作,未能真正实现节约人力资源的目标。同时,整个工厂也难以实现生产规划与执行的整体协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