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024-05-24 工业品商城25
核心提示: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流程中能够替代人类完成一些枯燥乏味且频次较高的重复性工作,或者在危险系数极高和工作环境极差的情况下进行作业,例如在冲压、压力铸造、热处理、焊接、涂装、塑料制品成型、机械加工和简易装配等环节,以及在原子能工业等特殊部门中,完成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的搬运或工艺操作。  伴随着工业机器

      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流程中能够替代人类完成一些枯燥乏味且频次较高的重复性工作,或者在危险系数极高和工作环境极差的情况下进行作业,例如在冲压、压力铸造、热处理、焊接、涂装、塑料制品成型、机械加工和简易装配等环节,以及在原子能工业等特殊部门中,完成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的搬运或工艺操作。

  伴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日益提升,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在持续扩展。已经从最初的汽车制造业逐渐推广至其他制造业,甚至延伸到了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类非制造行业。除此之外,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日常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都已有实际应用案例。

  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工业机器人销量激增51%,达到了惊人的22600台。值得注意的是,自2006年以来,工业机器人的年度供应量增长了整整四倍。在过去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增长速度堪称世界之最,预计中国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实现“工厂处处有机器人,家庭家家有机器人”的美好愿景。

  展望未来,机器人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的生产过程中,机器人机构作为承载工具,其功能内涵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机器人性能优劣的关键在于控制、软件、智能等核心技术。缺乏智能的机器人只能被视为低端产品。

  机器人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网络化的坚实支撑,同时也依赖于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成为典型的物联网产品。控制、微电子、传感、新材料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都将为智能机器人的诞生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些机器人相关支撑技术取得突破之后,机器人专家们将致力于研究如何进行融合创新,推动机器人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危险、恶劣环境作业需求,研发防暴、高压带电清扫、星球探测、油气管道等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其次,开发医用机器人,主要用于脑外科手术辅助、远程操控辅助正骨等领域;最后,研制仿生机器人,主要包括移动机器人、网络遥控操作机器人等。总体来看,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于集成等方面。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