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4-05-23 工业品商城15
核心提示:当谈及“节能服务”这一概念时,我们对此并不陌生。多年以前,一些具备先进自动化技术的企业便开始涉足此领域,他们巧妙地将自身技术和产品优势与具有高度竞争力的整合解决方案相结合,直接切入节能与能源管理领域,其在集成设计、方案提供等方面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节能领域的全方位科技支持。如今,这一新兴市场吸引了愈来愈

    当谈及“节能服务”这一概念时,我们对此并不陌生。多年以前,一些具备先进自动化技术的企业便开始涉足此领域,他们巧妙地将自身技术和产品优势与具有高度竞争力的整合解决方案相结合,直接切入节能与能源管理领域,其在集成设计、方案提供等方面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节能领域的全方位科技支持。如今,这一新兴市场吸引了愈来愈多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加入其中。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2年末,经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已达到了惊人的2339家;而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产值亦从2011年的1250.26亿元跃升至1653.37亿元,增长率高达32.24%;全国范围内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总数已达到了4175家,从业人数更是突破了40万人大关,达到了43.5万人。在产业队伍稳步壮大、行业构成日渐丰富、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的节能服务产业正步入一片欣欣向荣的“春天”。

    回顾2012年,节能产业度过了一个充满挑战却又不平凡的年份。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方针;同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也正式颁布实施,各行各业的“十二五”规划中无一例外地都明确提出了“节能”这一基本要求。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大背景下,节能产业在2012年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并展现出了诸多新颖且行之有效的发展理念与策略。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吴道洪先生认为,在当前这种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下,有必要关注以下三个较为显著的转变方向。首先,政策导向应由单纯的项目支持转向培育节能服务市场,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激发需求拉动力,调动用能单位的参与热情,从而增加节能服务的市场需求;其次,服务领域应由以工业为主导逐步拓展至工业、建筑和交通等多个领域,不断拓宽节能服务的覆盖面,努力提高非工业领域节能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最后,发展定位应由市场化机制逐步过渡至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壮大产业规模,延伸节能服务产业链条,进而辐射带动整个节能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强大的节能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

    然而,尽管有利的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为节能服务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国内部分地区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未能得到充分落实,部分用能单位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积极性也相对较低,节能服务公司规模普遍偏小、实力尚显不足,这些因素无疑成为了制约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瓶颈”。现阶段,鉴于我国庞大的节能市场需求,节能服务产业的整体水平无论是在数量还是服务质量上都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这无疑给国内的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留下了一定的“隐患”,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解决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外,更为迫切的任务则是积累实践经验,转变传统观念。

     在此次国际性高峰会议的各个精彩纷呈的分论坛中,关于工业节能服务发展的专项论坛尤为引人注目,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和广大听众们踊跃参与。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的副主任熊华文先生,以其权威而独到的视角,发表了题为《工业节能潜力与先进适用技术》的主题演讲。他深入剖析了我国“十一五”时期工业节能工作的整体状况,并明确指出,单耗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节能技术的革新与改造,尤其在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电力等大型耗能企业中,这种效果更为显著。除此之外,他还详细阐述了通过既有产能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以及纯新增产能节能等三种主要手段来挖掘技术节能潜力的重要性,其中既有产能改造无疑是当前阶段的工作重心。这些宝贵的技术实践经验,无疑将对我国节能产业在“十二五”规划期内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有专家学者指出,节能技术正逐步从可见、有形的实体产品向IT、无形的数字科技领域拓展,服务模式亦在向知识密集型、智能化方向转变,技术节能与管理节能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据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12年度,国内节能服务公司便成功申请到了112项发明专利、223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荣获国家及地方创新成果奖励的项目共计316项。然而,实现节能目标并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熊华文先生认为,为了确保“十二五”节能目标的顺利达成,我们需从以下四个关键环节着手:首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适度控制工业增长速度,加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其次,在工业内部,适度抑制高耗能产业的扩张,提高高附加值行业的占比;再次,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实施能效提升改造工程;最后,针对未来新的能源消费增长点——建筑和交通用能领域,应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从源头上遏制浪费现象,在确保建筑物和交通运输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保持能源消费的合理增长速度,适度控制能耗增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