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倡导以提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竞争力为核心

   2024-01-17 工业品商城26
核心提示:关于未来如何更深入地推动两化融合,徐愈明确了四项重要任务:首先,以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为重点,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深度应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紧密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再者,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巨大潜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

     关于未来如何更深入地推动两化融合,徐愈明确了四项重要任务:首先,以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为重点,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深度应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紧密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再者,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巨大潜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最后,以满足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引领,借助产需良性互动推动相关信息通信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产业的综合支撑力与服务水平。

     为此,工信部制定了四项具体举措,即加大对共性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满足两化融合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持续支持发展两化融合所需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广典型示范,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通过工信部组织制订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评估标准,加强对两化融合的科学引导。

     徐愈强调,在评估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全面推广实施的组织体系,加强对评估工作的有效引导,设立专家指导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评估标准的参照和激励作用,以引导企业进行创新竞争。

     工业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机床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1年度)(以下简称《评估报告》)是本次会议的一大关注焦点。

     对于机械工业行业如何实现两化融合,宋晓刚提出了五个关键环节:研发设计流程优化,推进设计、仿真和优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提高产品本身的信息化程度,不仅是机械产品品质与档次的提升,更要加强物联网应用水平;协同集成合作;全面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不仅关系到知识产权和国家形象,还对企业自身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机床行业两化融合的关键要素,宋晓刚着重从制造过程信息化、工艺过程信息化、流程重组及产品本身信息化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指出制造信息化应是机床行业乃至整个机械工业的重点,也是实现融合的关键和难点之一。

     针对机床行业两化融合存在的不足之处,宋晓刚认为除协同集成、解决信息孤岛、工业软件专业化等问题外,缺乏统一发展标准是当前两化融合的瓶颈所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