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再制造产业:政策大力扶持,市场反应略显冷清

   2024-01-16 工业品商城53
核心提示:原本,近期以来中国机床再制造业政策层面接连传来喜讯。例如,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了《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展了再制造产品的种类与范围。然而,实际市场反响却不如政策层面所期望的热烈。机床再制造业似乎未能发挥出自身优势,未能形成相应的市场规模。 所谓的再制造,即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运用技术

     原本,近期以来中国机床再制造业政策层面接连传来喜讯。例如,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了《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展了再制造产品的种类与范围。然而,实际市场反响却不如政策层面所期望的热烈。机床再制造业似乎未能发挥出自身优势,未能形成相应的市场规模。

      所谓的再制造,即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运用技术手段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与改造的一种工艺。它有助于推动节能减排的深化发展。据美国钢铁协会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在对钢铁材料报废产品进行再制造后,能源消耗得以节省47%至74%,大气污染减少86%,水污染降低76%,固体废料排放缩减97%,用水量减少40%。

     这对于正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然而,为何如此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未能如预期快速提升?其原因在于中国机床再制造业仍处于投入产出比例失衡的阶段。企业的积极性参差不齐。

      重庆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曹华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床再制造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尚未过长,公众认知度相对较低。许多再制造产品仍仅限于特定领域的专业用途,尚未形成自身的消费市场。

      因此,公众对再制造产品与翻新产品的认知度较低,难以区分它们。“中国的工业品市场极为混乱,新件、再制造件、翻新件、副厂件和假冒件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新品。再制造件常与翻新件、副厂件一同被贴上了不信任的标签。”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顾问刘志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然而实际上,再制造件与翻新件是有所区别的,其质量有保障。一位曾参与机床再制造业政策制定的专家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再制造产品的出厂标准非常严格。再制造产品的性能至少应达到与新品同样的水准。有些机床等产品的性能甚至优于新品。”

      然而,在目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要使再制造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还需一段时间。“我国的消费文化仍处于推崇高档设备、追求品牌的阶段,要让消费者接受再制造产品还需要改变这种观念。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积极引导消费者。”刘志鹏强调。

      此外,中国资源回收系统的构建尚不完善,导致无法为再制造行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保障,使得行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再制造企业无法从出售旧产品的客户手中获取发票,从而无法享受税收抵扣。再加上机床再制造业属于高科技产业,企业的前期投资远高于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企业在早期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上述专家透露。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