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机效率待提高,应推广高效电机并加强节能改造

   2024-01-15 工业品商城60
核心提示:我国电力产品种类丰富,然而,其效率相对较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力系统的平均效率要低限3%-5%,运行效率则更低达10%-20%。现阶段,我国共拥有约1亿台工业电动马达、2500万台空气压缩机、3000万台鼓风机及水泵。然而,能够独立设计、生产和检测高效率电力设备的厂家仅有约30-50家。部分工业电力用户对电力设备节能所能

     我国电力产品种类丰富,然而,其效率相对较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力系统的平均效率要低限3%-5%,运行效率则更低达10%-20%。现阶段,我国共拥有约1亿台工业电动马达、2500万台空气压缩机、3000万台鼓风机及水泵。然而,能够独立设计、生产和检测高效率电力设备的厂家仅有约30-50家。部分工业电力用户对电力设备节能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或是遇到技术难题阻碍了他们实现电力设备节能改造,同时还缺乏有效的信息平台来分享电力设备节能改造的成功经验。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分院院长助理张新先生在演讲中指出,我国高效电力设备市场规模仅占整体市场的10%-15%,且这其中的90%用于对外出口。市场数据显示,高效电力设备和普通电力设备的销售价格分别为每千瓦时70元-90元和约40元。此外,电力设备系统运行效率较低,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电力设备系统配置不合理,致使沉重的负荷由弱小的设备承担,这种情况严重。“通过400个项目案例来看,电力设备改进的潜力巨大,几乎在一半的案例中都取得了成效。目前,先进的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价格较高,好的技术应用并不普及。由于体制、技术、企业意识等多方面因素,我国电力系统节能改造提升的空间很大。若能实现运行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全国每年将节省约200亿度电能。”张新先生补充道。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就已经启动了电力设备改进计划。近年来,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各国普遍加速各类电动机更新换代,摒弃传统电动机结构,将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的设备与电动机整合为一体,形成机电一体化产品,已然成为电动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动机正朝着高性能、高精度、大容量、小型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目标不断迈进。

     鉴于电力设备的广泛使用,国家发改委对此非常重视,采取了相应措施来推广高效电力设备。从现在起到未来3年,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将通过发放财政补贴等手段,重点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的使用,以提高用能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经提到,接下来的3年内,对于能效等级为1级或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平板电视、电动机在内的10类产品将进行重点推广。

      根据标准化研究院的相关人士透露,我国电动机能效等级共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最高。节能标识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实行,主要内容包括家用电器和电力设备等。目前已有282家电力设备生产商进行了电力设备能效标识备案,在备案的电力设备中,能效等级达到三级的占到了97.22%,而一级的只有0.07%。

     推动高效电力设备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如何改进和提升,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即产品碳标识),以积极应对可能来自发达国家或一些国际组织提出的绿色贸易壁垒;二是开展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量化核算工作。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管理将成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