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工作找市长还是找市场?

   2024-01-15 工业品商城95
核心提示:节能工作围绕市场化模式的实施,常面临困惑:应寻找市长协助还是市场力量,合同能源管理令人费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自西方引入中国,西方国家节能活动普遍以企业为主导,是企业自主行为,政府仅提供有限支持。长期以来,国外节能活动一直由企业独立运作,发现节能量可作为市场资源进行交易后,逐渐形成市场化机制。然而,

      节能工作围绕市场化模式的实施,常面临困惑:应寻找市长协助还是市场力量,合同能源管理令人费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自西方引入中国,西方国家节能活动普遍以企业为主导,是企业自主行为,政府仅提供有限支持。长期以来,国外节能活动一直由企业独立运作,发现节能量可作为市场资源进行交易后,逐渐形成市场化机制。然而,我国状况截然不同,我们对市场化节能模式新颖且陌生,自建国以来一直在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实行节能,未曾思考过市场化策略,甚至不清楚节能还可能获利。改革开放后,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新奇且从头学起,摸索中前行。

      在政府经济基础上尝试市场经济方法实现节能,这一“临床试验”阶段存在诸多不适应现象,两种不同体制的融合导致众多“排异反应”。然而幸运的是,中国政府接纳这一市场机制,我国自上而下地强制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从初始即为强制引进,然后逐步融入,如今的问题主要来源于“软着陆”环节。国家通过财政激励手段推广,然而市场磨合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市场资源实际上掌握在政府手中,如路灯等,政府尚未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目前唯一的方法便是招标。然而,由于合同能源管理无需政府财政投入,实际上不应进行招标。

     我国节能工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高耗能企业基本上为大型国企,如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钢铁、建材、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巨头,其节能指标任务繁重。这些单位对市场化方法还不够习惯,常常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理想的市场经济应以利润为导向,根据效益选择行动。然而,节能服务公司所面临的情况并非如此,他们需要拉关系走后门去推广,给钱的要看要钱的脸色,这在政府工程和公共项目中尤为常见。例如,节能展览会应由用能企业付费租赁展位,向节能服务公司宣传推广,吸引他们投资节能,这才符合市场化,然而现实却是相反,节能服务公司作为展示、推广的主体。理想状态应为,各省节能办公室组织本地高耗能企业参展,由节能服务公司进行甄选。同样地,过去各地招商局、开发区频繁举办招商引资会议,实际上引进节能服务公司便是招商引资。据悉,山西长治最近正计划赴香港举行招商引资活动,主题即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此类做法才符合市场规律。

     在我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的利益导向常显露为依赖政府,一方面借助政府批准工程项目,另一方面欲获得财政补贴,然而,政府财政补贴可能存在层层加码现象,有时甚至等同于利润率,因此吸引众多公司竞相追求。尽管节能服务公司表现出“高度市场化”,倾向于向金主输送利益,但政府并不适合过分商业化,节能服务并非依靠政府资金投入便能维持长期发展。事实上,最终仍需依靠市场机制自我调节。目前,节能服务公司需同时追求市场与市长,在这一复杂游戏中寻求自身发展。政府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政府集成”,由政府成立具有全能功能的节能服务公司,以集成运营商模式统筹监管地区节能服务业务,集成节能技术、产品及服务,主动接单,然后再进行分包,自身获取提成及奖励。现吉林省及太原市已出现此类模式,这种方式或将提高效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