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化行业,精准选用控制阀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无需配备过度强大的调节阀。如在极端工况采用引进的调控阀,建议增加检测及测试报告环节。
国产调控阀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已有显著提升,表现良好,但需指出,国产调控阀市场尚存一产品有待提升,即定位器,现有知名品牌皆为国外产品。国产定位器的稳定性及重复性与进口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实际运用中,用户更倾向于选用进口品牌。
其次,我国的精密加工和装配技术与国外仍有差距,相同组件在国内加工组装后,质量会有所折损,包括部分进口知名品牌,这皆源于质量体系无法保持长久稳定。
尽管进口品牌调控阀总体质量过硬,但价格较高且交货期较长。由于地域限制及跨国企业的局限,在售后服务方面可能不尽如人意;在大多数用户眼中,大品牌产品的售后反应通常较为迟缓,甚至无法获得优质的售后服务。
相较而言,国产调控阀产品在售后服务方面表现出色,无论是紧随其后的售后服务,还是及时更换配件,现场调整和改进等各方面,国产调控阀厂商都作出全面考虑,对用户关怀备至。
基于此,除在个别关键工况需要引进海外的调控阀外,其他情况下应首选国产或合资厂的调控阀,以降低采购成本和确保供货时间,同时获得现场服务保障。
首先,当前全球调控阀市场的主导产品主要包括球形单座阀、套筒阀、调节蝶阀和凸轮挠曲阀。而在我国,前三者已占据调控阀市场的半壁江山,唯独凸轮挠曲阀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尽管该类结构控制性能卓越,流通能力巨大,且在4寸口径以上价格具有竞争力,诸如MASONEILAN、FISHER、FLOWSERVE等品牌都在生产凸轮挠曲阀,但在国外的应用极为广泛,而在中国市场却推广有限,令人遗憾。十年前我们便探讨过凸轮挠曲阀的发展潜力,因其阀芯坚固耐磨损,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始终未能广泛推开。用户并不太接受,制造商也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在于当时国内对于旋转阀的认知不足,无人愿意投入时间研究和开发,生产旋转阀的厂家有限,市场占有率自然较低。如今,国产蝶阀产品进步显著,凸轮挠曲阀仍具发展潜力。
其次,便是滑板阀。此类阀门结构简单:在阀体内设有两块垂直于介质流向的滑板,其中一只固定于阀体内,板面开有相同宽度不等长节流槽,另一只是与阀杆相连的可移动滑板,紧密附着于固定滑板,板面亦开有节流槽。移动可移动滑板便可改变介质流通面积,从而控制介质流量。该阀门结构适用于清洁气体工况,维护量小,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