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为未来发展趋势,全球各国现阶段正结合本土情况进行科技研究,佐以试点工程进行测试与检验。实现设备与系统的互操作性乃智能电网建设关键目标,此目标须借助标准体系实现多元化技术的一体化与信息融合。详述,推动智能电网各环节协调发展的实质,即实体电网、信息系统、业务整合三大维度,遵循标准及规范,致力于解决能源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等诸多挑战。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应秉承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的原则。
智能电网转型过程需长时间投入。迅速改进现有设备和系统并不合理,反而支持逐步过渡,以及多种技术的长期共存。我们的目标并非单纯地替换系统与设备,而是根据智能电网核心标准构建公共信息模型,确保电网可靠性、安全性,优化网络安全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因此,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至关重要,其将贯穿全过程,决定是否成功实施智能电网建设。
智能电网核心标准为建设核心重点。此标准面向电网信息化与互操作,对智能电网应用与解决方案影响深远,适用于主要领域关键标准。智能电网核心标准的提升与改良,直接决定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及相关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认为智能电网核心标准主要涉及开放性架构、互操作、网络安全等;德国标准化委员则认为包括开放性架构、公共信息模型、监控系统通信、网络安全、市场交易通信等标准。
对比分析全球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智能电网核心标准后,我们发现,中国应以以下方式进行智能电网标准化战略性保障:
1. 通过标准化以确保中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国际领先地位。
2. 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视为战略性武器,为智能电网社会及经济属性提供支持。
3. 将智能电网标准化视为技术法规,坚决执行。
4. 与国内外企业及标准组织合作,制定尖端技术标准,促进技术整合集成,将企业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进而升华为国际标准。
5. 严格遵循标准机构提供的流程与工具,进行标准制定、技术测试与验证。
6. 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冲击国际标准的新技术与新领域,对已有国际标准,包括正在修订或即将修订的标准,应将等同采用视为基本策略。
7. 针对智能电网建设进展及技术成熟度,选择适当时机,在遵从标准成熟周期情况下出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