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金风科技与英飞凌签署变流器模块技术引进协议,金风科技获授权在中国生产兆瓦级风电机组变流器所需的英飞凌模块。
此次协议签署的背景是国内“风电机组向电网友好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据悉,英飞凌的模块可以帮助金风科技的风机适应不同条件下的电网。
随着风电机组向大型化、电网友好化方向发展,全功率变流器已成为影响金风直驱永磁机组低电压穿越和性价比的核心系统之一。 变流器作为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约占整机制造成本的15%。 英飞凌的模块技术约占转换器制造成本的50%。 作为模块的核心部件,其技术完全被国外公司掌握。
进口国外模块面临成本和即时供应等限制。 近年来,随着装机量倍增,金风科技引入了英飞凌的模组,以享受大规模自产带来的显着成本效益。 ,提高核心零部件的自给率。 这将花费多少费用尚不清楚。
业内人士认为,金风科技等技术的引进也是迫于国产风机向电网友好型转型的压力。
舆论热传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年内将发布,最快也要明年,并将要求风电机组进行并网改造。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柴建云对媒体表示,风电并网国家标准的框架基本来自国家电网公司去年12月发布的企业标准——“ 风电场并网技术规定”。 经过两次综合征求风电专家、风电设备制造商和下游企业的意见,修订意见的标准已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报国家能源局审批。
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包括风机控制技术、功率预测技术和储能技术。 此外,新国标还对并网风机和风电场的技术指标和运行性能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为配合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实施,在并网方面,国家将推出风电并网检测认证制度,满足风电设备认证的检测要求,并提供场地和检测 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行独立测试的设施。
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电网还为“友好风电场”树立标杆。 11月4日,大唐新能源赤峰公司东山风电场通过东北电网公司验收,成为我国首个“电网友好型”风电场。
根据电网的定义,“电网友好型”风电场是指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稳定性要求和潮流分配情况,及时调整状态和参数,实现风能可控、受控的风电场。 力量。
与普通风电场相比,“电网友好型”风电场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风机具有有功、无功调节和低电压穿越能力,保证电网波动时风机不脱机; 二是风电场拥有风电预测系统,可完成风电场48小时内的短期功率预测和15分钟至4小时的超短期功率预测; 三是集中优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系统的配置,实现风电机组的远程调节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