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电厂,即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获取电厂运行和设备健康状态信息,关注电厂设施可靠性和电网运行安全,精准满足 流域内水条件的需要。 和电网负荷调度要求,实现电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优。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电厂以“无人值守(少人值班)”模式为基础,以通信平台为支撑,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信息准确预测、调度决策优化、运控一体化”。 其特点是“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融合,从而达到可靠、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的目标。
据了解,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三峡电站自2003年投入运行以来,在防洪、发电、航运、抗旱、供水等方面全面实现了预期目标。 防洪方面,2010年7月20日,三峡工程迎来了三峡工程建设以来最大的每秒7万立方米的洪峰,这是宜昌水文站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第三大洪峰 。 下游洪水压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电方面,截至今年8月,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4000亿千瓦时,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 三峡工程建成后,上下游通航条件明显改善,水运节能减排成效显着。 三峡工程还在长江枯水期发挥了抗旱补水作用。 仅2009年至2010年枯水期,三峡水库就向长江中下游供水超过130亿立方米。
作为我国上世纪建成的最大水电站,二滩水电站早在2009年6月就全面实行无人值守运行,成为国内电力行业实行无人值守运行最彻底的大型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已安全运行12年,创造了最大出力330万千瓦、日发电量7962万千瓦时、月发电量22.96亿千瓦时等历史最好记录。 年发电量161亿千瓦时。 作为川渝电网最大的供电商,二滩水电站在调节高坝、水库、调峰、调频、应急备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川渝地区的频率通过率 电网合格率达到99.99%,电压合格率提高3个百分点,为保障川渝经济正常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善电网电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