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可以用来实现智能电网设计者的各种远大目标,但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电网信息感知节点,即 智能电能表提供的数据信息必须实时、可靠、准确。
“从本质上讲,智能电网是数字电网,更准确地说是数据电网。数据的关键是数据质量,即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曲庆昌介绍,很多信息专家和社会经济学家在研究智能电网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计量学的一些基本常识:电网参数,尤其是电能计量数据存在误差。 建设实用化、高水平的智能电网,首先要确保这些数据准确可靠。 但他们中的很多人认为,在现有电网测控技术提供的数据基础上,利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控制理论,可以实现智能电网的各种宏观和微观应用,产生他们想象中的各种效果。 .
“但现实情况是,这些数据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准确。智能电网中的基础数据不是人工输入、采集、推导,而是通过智能电表实时测量得到的。要让这些数据真实—— 时间、可靠和准确,这为电能测量带来了新的课题。” 曲庆昌介绍,只有在有效的测量保证的情况下,这些测量结果才能准确可靠,测量数据才有可比性和实用性。 这涉及到电能表本身的质量,如稳定性、线性度等,也涉及到这些电能表的数值溯源。
自电网建立以来,电能计量就发挥了作用。 传统的电能计量包括:电能表检定、电流互感器检定和电压互感器检定。 “电能计量的任务就是按照检定规程分别对这些计量设备进行检定。但电网是一个系统,电网中的电能计量装置也是一个系统,其运行失误不是问题。” 上述计量设备误差的简单求和。遗憾的是,过去我们缺乏对整个电网系统电能计量误差的有效测量方法。 曲庆昌表示,建设智能电网,必须考虑整个电网的电能计量误差。 重大机遇来了。
有人将电能计量,尤其是高压电能计量概括为两个方面:实验室校准(关键词是“In house”)和现场检定(关键词是“On side”)。 “室内”是指在实验室参考条件下进行的电能计量器具的整体校准(量溯源),本部分是依据。 目前,中国计量院正在开展“高压电能计量标准及其量值溯源研究”。 实施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我国的高压电能计量标准。 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提供计量保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上边”是指对运行在电网中的电能表进行现场计量校验,是一直困扰电能计量和电网管理的难题。 “我们将在智能电网中实现在线、连续、实时、网络化的全面电能计量校验和监管,这是计量技术的最新发展,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曲庆昌认为,我国正在建设高压电能标准后,电能计量的突破将主要集中在“侧”。
在线电能计量对智能电网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整个电网的实时监控,可以准确知道每一度电的去向,达到“不漏电”的效果。 智能电网将包括高压智能电能表在内的所有智能电能表连接成一个以高压智能电能表为核心的庞大网络。 每个电表的计量误差,每个支路的电网损耗,从而实现对每一度电的跟踪,加强电能管理,做到“精准计算”,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电力数据 国家有关部门和电网公司加强电网建设。 管理,提高用电效率。 实时在线计量检定也能很好地解决窃电问题。 在以高压电能表为核心连接的庞大网络中,哪一点出现问题,被盗或漏电的现象从计算机上一目了然,并能立即做出反应。 这对于节约和合理利用电能,保障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