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世界机床同行感受到市场回暖的时刻,中国机床市场仿佛进入了“盛夏”。 今年上半年记者接待的企业普遍反映,订单增长较快,产品供不应求。
一是产销量快速增长。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230家行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1-3月当期新接订单111.9亿元,3月新接订单36.7亿元,2019年1-3月新接订单36.7亿元。 3月底手数为227.1亿元。 .
除了产销量快速增长外,企业利润也较同期有较大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1-2月,机床工具行业累计利润同比增长近一倍。 其中,木工机械利润增长近3倍,利润增长超过100%的还包括金切机床、量刃具和机床附件三大小行业。 然而,机床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4.9%。
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市场显示,各档次产品的需求全面增长,而不仅仅是高端产品。 统计显示,一季度,金属加工机床产值数控化率为47.3%,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金切机床、数控金切机床平均单价分别下降2万元和9万元; 平均单价同比分别下降2万元和4.5万元。 这些数据反映出市场对低端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当记者询问多家企业一季度高增长的原因时,一致回答是主要订单来自汽车及零配件行业,对高、中、低端机床的拉动作用很大。
此外,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定的三年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重点发展领域重点项目的实施,不断催生需求。 能源、船舶、铁路、航空、工程机械、兵器、农机等行业投资仍在继续。 这些行业对大型机床和高端机床都有一定的需求。
此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投资者推迟了一些项目的实施。 2009年底和2010年初,市场前景看好,企业信心增强,开始加速投资,投资累计爆发。 在热潮中活跃起来。
但这也引发了供应链紧张的问题。 零件加工无法提供原材料,主机无法提供零件。 事实上,不仅国内供应资源紧张,一些进口零部件也出现缺货情况。
具体来看,在机床工具行业十大小行业中,除机床零部件出口出现负增长外,其他小行业出口同比均转正增长。 切削工具和磨具出口额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其中磨料出口同比增幅最高,达113.6%。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出口数据显示,金属加工机床单价持续回落,数控金属加工机床出口平均价格下降30.1%。 卧式加工中心、卧式数控车床、数控龙门铣床、数控矫直机、数控剪板机等均价均降幅超过50%。
问题来了。 2009年可以说是近十年来我国机床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最为突出的一年。 规模化产品更多,含金量和品位更高,产品结构变化更大,技术复杂度更高。 但利润不升反降,出口产品价格仍在下跌。
究其原因,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伯林认为,一是我们的高端产品还缺乏竞争力。 二是经营质量有待提升。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整个国内机床行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还严重不合理。 例如,我们的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和刀具的发展严重落后于主机。
跟踪国家重点项目,拓展市场,开拓新市场,已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共识。 企业普遍认为,受政策影响,2010年机床工具市场将集中在大飞机、核电、风电、23个城市的地铁建设、汽车等领域,因此企业应多了解各项振兴政策的实施细则 政府相关部门推出的计划,了解这些行业的技改项目和资金流向,重点跟踪用户,开发适合的产品。
其次是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高端数控机床出口。 尽管国际市场萎缩,我国出口大幅下滑,但作为企业,我们必须利用自身优势,扩大高端数控机床及零部件出口,以新产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事实上,行业龙头企业近期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例如,沉阳集团目前的产品结构与2008年之前完全不同,涌现了一批数控车床、全功能数控车床和流行的中档立式、卧式加工中心。 大连机床也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工艺流程再造。 上海机床的小型外圆磨床和普通磨床也被大型曲轴磨床、凸轮磨床和轧辊磨床所取代。 七一、七儿、巨机、秦川、北一等也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