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无线网络技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短程无线芯片技术和网络传输协议。短距离无线芯片技术具有距离短、功耗低的特点。网络协议将具有短距离无线传输标准能力的设备彼此无线连接,自动形成网络,并且设备可以自动向彼此转发信息。短程无线网络技术可以像神经网络一样无处不在地渗透,极大地扩展了人们感知世界的能力。因此也被称为“未来四大新兴技术”之一。
IEEE802.15.4C项目由中国公司(包括华为、威瑞森紫晶等)共同参与。)自始至终,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将IEEE802.15.4C加入到大量的中国技术标准中。
在世贸组织框架内的知识产权游戏规则下,中国越来越认识到拥有自己的标准体系的重要性。北京微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良表示:“无线个域网是近场通信中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领域。国外公司正在加紧这方面的努力,争取在三年内垄断这个行业。然而,IEEE现有的技术标准尚未覆盖中国将要采用的标准。中国的科技和工业应该在这个频段建立自己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一部分,最终在这个最新的无线通信领域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从2001年到2007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2008年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对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超过0.8个百分点,出口额达到5218亿美元,占中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经营困难,利用外资金额明显减少。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条主线,坚持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项目带动技术突破,以新应用推动产业发展。稳定出口,扩大内需,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保持电子信息产业平稳较快增长;聚集资源,集中突破,提高关键技术和核心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通过促进产业和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在稳定中寻求转型,加快调整电子信息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针对外部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现状,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持产业稳定增长。同时,着眼长远发展,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体制机制,改善投融资环境,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国家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以系统应用为牵引,加快技术自主开发。同时,继续加大力度吸引国际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服务业来华,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拓展企业海外发展空间,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促增长、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未来三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在过去的三年里,将创造超过15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中包括近100万名新的大学生。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培育成为消费热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信息化和工业化进一步融合。
结构调整和转型取得重大进展。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稳步推进电子信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等领域应用创新带动形成一批新增长点,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
未来三年,电子信息产业将聚焦九大重点领域,完成三大任务: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实现战略性核心产业突破,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
完善产业体系,保持出口稳定,拓展城乡市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实现计算机、电子元器件、音像制品等支柱产业稳步发展。
增强计算机行业的竞争力。加快产品R&D和工业设计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笔记本电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等关键产品,构建以设计为核心、制造为基础、关键零部件支撑能力强的计算机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个人计算机消费市场,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市场,推广基于自主设计CPU的低成本计算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印机、税控收款机等产品。支持重点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特别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
加快电子元器件的更新换代。充分发挥整机需求的引导作用,围绕国产整机调整组件产品结构,提高片式组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高频器件、半导体照明、混合集成电路、新型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新型印刷电路板等的R&D和产能。,初步形成完整的、相互配套的电子元器件工业体系。加快发展无污染环保型基础元器件和关键材料,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提高电子元器件和基础材料回收水平,降低物流和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保持国际市场份额。
推动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彩电企业与芯片设计、显示模组企业纵向整合,推动整机企业强强联合,加大创新投入,突破专利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推动数字家庭产品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推进有线、地面、卫星互补的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丰富数字节目资源,推动高清节目播出,促进数字电视普及,推动数字演播室设备、发射设备、卫星接收设备升级,加快电影数字化进程,实现视听产业链整体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