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一般产品的定制是一种趋势。所谓定制,就是为特定的行业应用提供专用的控制产品,也就是专用控制器。
专用控制器可以是物理封装的单元产品或由单元产品组成的专用系统。无论哪种方式,专用控制器的核心都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功能块在其行业中的应用。对于系统产品来说,更有利于主流供应商统一软件架构体系的实施。
在通用控制(GC)和嵌入式控制(EC)的竞争中,行业知识无疑是通用控制产品供应商的优势。基于多年的行业经验,通过整合行业的应用需求,为用户提供面向应用的降低二次开发成本的专用产品,是通用控制领域的一大进步。
所以专用控制器表现出很强的行业属性,体现在专用控制器一般用于“窄缝”市场,相对封闭。虽然专用控制器已经在许多细分市场获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如塑料机械、电梯等。但是每个细分市场的专用控制器供应商完全不同。如塑机行业的供应商有:邢珊、宏勋、联盟等。电梯行业的供应商主要是新时达、蓝光等。
至于小型PLC和专用控制器的优缺点,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涌现,专用控制器将在更多的窄缝市场占据小型PLC的市场空间,但短期内无法撼动小型PLC的主流控制地位。小型PLC制造商通过开发行业专用模块、降低价格和升级产品来不断捍卫自己的市场空间。
国内自动化方面的专家呼吁:目前复杂系统越来越复杂,自动化已经陷入低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传感技术的落后,这一方面说明了传感器在感知信息方面的落后;另一方面,传感器本身在智能化和网络化方面比较落后。分析仪器行业迫切需要新的传感器。分析仪器是中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无论在工业过程控制、设施农业、生物医药、环境控制、食品安全,甚至航空航天、国防工程等领域,都迫切需要以各种新型传感器的小型化、专业化、简单化、家族化(甚至个性化)为信息摄取源的新一代分析仪器,以实现更灵敏、更准确、更快速、更可靠的实时检测。
技术进步是加速传感器技术发展的保证和机遇。几十年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推动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未来10 ~ 20年,传统硅技术将进入成熟期(预计2014 ~ 2017年)。届时,大量直径为300mm的硅片将用于生产,这将使硅的低成本制造技术和硅的应用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无疑将为微型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从整体发展来看,传统的硅技术将一直持续到2047年(也就是晶体管发明100周年)才会趋于饱和(也就是达到芯片特征尺寸的极限)和衰落。目前微电子技术仍将遵循“等比原理”和“摩尔定律”两大基本定律。在试图接近传统硅技术极限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拓展硅的交叉学科和横向应用(如MEMS),突破“不稳定的物理器件”(量子和分子器件)。微电子技术发展的上述两个方向是当前乃至未来20年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