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2022-12-12 工业品商城122
核心提示:“未来几年,中国自动化产业将朝着‘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方向发展”。中国自动化领域资深专家孙柏林在接受《装备制造》专访时说。装备制造:2008年,国内自动化行业的一些事件值得关注。例如,在重大工程自动化系统国产化方面,国电申智自主研发的EDPF-NT自动化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河北龙山发电公司2*600MW机组。你认为对

“未来几年,中国自动化产业将朝着‘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方向发展”。中国自动化领域资深专家孙柏林在接受《装备制造》专访时说。

装备制造:2008年,国内自动化行业的一些事件值得关注。例如,在重大工程自动化系统国产化方面,国电申智自主研发的EDPF-NT自动化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河北龙山发电公司2*600MW机组。你认为对国内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孙柏林:国电申智自主研发的EDPF-NT自动控制系统项目在河北龙山发电公司2×600 MW机组上的成功应用,轰动了国内外。该项目的EDPF NT自动控制系统首次应用于600MW机组,也是国内首台600MW超临界机组自动控制系统。它打破了国外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垄断,特别是工业化以后,对改变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计算机系统绝对依赖国外公司的局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标志着我国自动控制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曾表示,自动控制系统一直被称为机械设备的核心大脑和神经。在过去,我们无法解决这个高科技控制技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电力、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自动控制系统大多由人控制,价格极高。由于本地化,它的价格大大降低。现在不仅是国产设备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产业化效果也非常显著。中国高端自动控制设备已经进入国产化时代。

设备制造:在中国,单件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可能是完全集成自动化的组装或制造的结果。

孙柏林: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大多是引进成套设备消化吸收,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目前,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产业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工业计算机系统产业、仪器仪表产业和工业自动化产业均已形成。应该看到,我国控制装置和仪表工业的综合水平已大体达到国际上80年代的水平。30%的产品已经数字化,达到80年代后期国际水平;大约15%的产品是智能化的,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但高档产品仍主要被国外产品占据,尤其是大型精密测控仪器,大型工程项目中的核心控制系统和技术基本依赖进口,部分产品市场甚至被国外产品垄断。

产品门类比较齐全,有一定的行业基础,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整体来看,行业是向上发展的。

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不足,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依然突出;

我国工业自动化系统行业在产品标准制定方面与国际自动化行业还有较大差距。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国际自动化行业的许多知名企业都愿意“投资人才”,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体而言,我国工控企业在核心价值观、品牌意识、文化环境、营销网络、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等方面与国外工控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国工业自动化系统行业在新产品、新系统、新技术的推广方面,远远落后于国际自动化行业。所以往往是“好姑娘伤心时,好婆家难寻”!

装备制造:机器人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最高水平。中国机器人技术征服过程中有哪些难题?

孙柏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机器人技术在不同领域对智能机器人有很多需求,比如汽车生产线、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了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先进智能机器人。世界发达国家已经成功地将智能机器人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而我国还没有智能机器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特种机器人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系列化和工程化应用,成功地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传统行业,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特别是视觉技术和模式识别研究取得突破,智能机器人研发取得新突破。然而,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仍然存在许多前沿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远程控制与监控、导航定位、路径规划、机器人视觉、智能控制、人机界面等诸多技术方面。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国的机器人发展跟踪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但有些技术并不成熟。根据中国国情,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制造业、军事、服务业都有大量的需求。我们需要对这些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开发适合需求的各种特种机器人并投入实际应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