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乃至全球能源市场的持续升温,加剧了过程控制领域的竞争。过程自动化制造商一直在争先恐后地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然而,在中国的过程自动化市场,这种竞争尤其激烈,因为它正处于国内过程自动化用户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高峰期。一时间,新标准、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增添了无限活力。
那么,过程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等代表性流程行业的应用现状如何?其对过程自动化产品和技术的需求有什么特点?因此,中国仪表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董从行业角度解读了过程控制自动化的一些热点。
此外,中国国情对国内过程控制行业的一些新要求也为一些特定类型的自动化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董表示,近年来,由于国内过程控制行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测试计量领域的流量计成为国内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质量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最受关注。
随着越来越多的指标从粗略估算发展到定量分析,许多原材料和位移需要高精度测量,质量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反映出国内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的意识明显提高。
此外,董还表示,目前,在中国的大型项目中,仪表总承包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显著的趋势,这种方式对国内仪表制造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他指出,国际上一些大型过程自动化厂商实力雄厚,大多有能力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更有资格做总承包商。他们一旦成为总承包商,就会牵头采购仪表产品,拥有相当的决策权。
分析人士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一直在下滑。但由于我国机电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在外需大幅收缩的严峻形势下,我国机电产品仍有较大的刚性需求、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张表示,1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下降与春节假期有关,但机电产品尤其是IT产品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一般商品,表明金融危机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买家在消费信心和购买力方面损失惨重。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8年,中国机电产品在美国、日本等主要市场的份额稳步上升,出口规模下降,但市场份额不降反升,表明中国机电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此外,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对来自中国的机电产品仍有很大需求,其中对来自中国的电力设备、通信设备、交通设备等基础设施成套设备需求巨大。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总体来看,在消费紧张的情况下,物美价廉的产品更容易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但不同企业由于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产业链的长度以及自身的R&D、制造和营销能力不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目前,从事加工制造低端环节的“作坊式”企业是重灾区,其次是R&D和创新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制造企业。而拥有自主品牌、R&D能力和初步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的营销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