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出路智能交通是方向

   2022-12-05 工业品商城85
核心提示:英特尔从来不擅长讲故事。即使面对重大人事变动或战略调整,它也很少向外界或媒体说明自己的意图,只留下略显苍白的消息让人猜测或评论。当杨叙被任命为中国区总裁时,Barrett主席也宣布退休。与此同时,外媒披露了英特尔CEO欧德宁的备忘录,欧德宁表示不排除英特尔在2009年第一季度亏损的可能性。恶劣的经济环境是对企业执

英特尔从来不擅长讲故事。即使面对重大人事变动或战略调整,它也很少向外界或媒体说明自己的意图,只留下略显苍白的消息让人猜测或评论。当杨叙被任命为中国区总裁时,Barrett主席也宣布退休。与此同时,外媒披露了英特尔CEO欧德宁的备忘录,欧德宁表示不排除英特尔在2009年第一季度亏损的可能性。

恶劣的经济环境是对企业执行力的最大考验。一个企业能否迅速做出适应经济发展节奏的调整,并在这种节奏中找到新的机遇,往往是其抗危机能力和转危为安的关键。从安迪·格罗夫时代就一直相信“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英特尔,似乎总能通过不断的“变革”找到机会,打开新的市场。

危机之下,“偏执狂”的执行力再次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换了中国区总裁,关闭了全球五家老厂,追加投资1.1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上海的封装测试工厂搬到了成都...关于英特尔的最新消息是,英特尔投资向浙江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注资,全力支持后者在交通智能和数字医疗方面的创新。

这些举动似乎让我们想起了三年前的英特尔。2006年,英特尔的竞争对手是AMD。当时AMD处理器产品先进的64位技术,市场份额的不断上升,合作伙伴的增多,背后是英特尔老伙伴的“倒戈”。面对越来越糟糕的局面,果断的执行让英特尔的自卫反击打得漂亮:大幅降价以吸引合作伙伴的注意力,将之前每四年推出一款新的芯片架构改为每两年一款。更大的调整在于英特尔的内部重组,砍掉无利可图、效率低下的部门。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联席总经理杨叙以中国区总经理的身份重返英特尔中国。

然而现在,英特尔的对手是他自己。在全球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持续的创新和投资是英特尔的传统。作为上游企业,英特尔今年春天迫切需要在稳定核心业务的同时拓展新业务,以满足或刺激市场需求。凌动处理器是英特尔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尝试。虽然有人批评Atom出货量大导致英特尔利润下滑,但Atom是英特尔在低功耗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在外界看来鸡肋的MID,可能是其布局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棋子。但公司内部的调整是英特尔试图通过节省开支来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以适应经济环境的重要举措。

与三年前类似,这一次英特尔仍然将大量芯片放在中国,杨叙再次被委以重任。中国区总裁已缺席近一年,杨叙的晋升引来外界猜测:英特尔“二合一”管理架构将调整,杨叙将成为英特尔中国区的定盘星。那么,如何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中国保持业务的高速增长,以带动英特尔全球业绩的增长,是杨旭接下来要面临的挑战。

“中国是幸运的。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中国的GDP还有8.4个增长点。在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中,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英特尔亚太区合作伙伴和战略业务发展总监何淑芬告诉《互联网周刊》。“把握”二字,正是英特尔投资银江公司最好的注脚。

为了促进计算和通信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英特尔公司成立了英特尔资本公司(IntelCapital),投资于全球的创新技术公司和初创企业。在补充英特尔创新产品和平台技术以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英特尔公司在全球加速创新技术的应用。面对中国这个新兴市场,英特尔投资从1998年开始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从单纯的软硬件和服务公司进一步扩大。现在英特尔瞄准了中国的市场潜力——投资本土信息领域,加速产业升级。银江在智能交通、数字医疗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优势,无疑是英特尔眼中的金矿。

“英特尔的所有投资都是战略性的。”在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设300mm晶圆厂,在推动本土创新、振兴东北工业区的同时,扩大了英特尔在中国的影响力;对英特尔中国追加1.1亿美元的投资,将成为英特尔加强在华运营能力、稳固在华地位的筹码。但对银江的投资却让外界产生了这样的遐想:英特尔试图通过与交通、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合作,进一步拓展新业务,完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

2009年是中国3G元年,移动互联网必将成为今年的热词。而善于抢占先机的英特尔,早已在交通、医疗、消费电子等与无线互联网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始了部署。去年在IDF(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推出的凌动芯片和MID将承担这一角色,以期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让智能交通和数字医疗真正在普通人身边实现。要真正“进入”人们的口袋,MID需要比智能手机更丰富的上网功能,比上网本更持久的续航能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