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以静态信息展示为主的Web 1.0,到强调互动社区的Web 2.0。下一步将是一个提供更丰富、更真实体验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互联的嵌入式和可视化计算逐渐兴起。
在IDF正式开幕前一天的媒体日,在一场主题为“现实生活与数字世界的桥梁”的研究沟通会上,英特尔研究部的技术专家向业界介绍了英特尔正在进行的一些前瞻性研究计划。从这些研究计划来看,正好符合这个发展趋势。
继英特尔在今年春天的IDF上抛出“Carry Small Live Large (CSLL)”概念后,英特尔院士、万亿次计算研究项目主任吉姆·赫尔德(Jim Held)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名为“互联视觉计算(CVC)”。在CVC模式下,人们可以在一个高度直观和交互式的视觉界面中在线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信息。
英特尔正在研究的CVC应用包括两种类型:增强现实世界和创建虚拟世界。前者包括增强现实,将现实世界的图像与数字信息相结合,以更好地展示周围的世界,而后者包括虚拟世界,多人在线游戏,3D电影院和其他模拟环境。据统计,《第二人生》等虚拟世界应用超过2000种,参与虚拟世界的人数将从去年的6000万增长到10年后的10亿。
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越来越逼真的3D图像和快速增长的用户群,CVC应用模式给计算机和联网设备的计算性能和网络带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根据Intel的初步预测,CVC应用在客户端需要提升服务器性能10倍,CPU性能3倍,GPU性能20倍,而网络传输带宽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提升100倍,从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带宽限制最大。
另一方面,CSLL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丰富而有价值的个性化体验。一种被称为环境感知(enviroment awareness)的技术集成了传感器、无线网络、计算和显示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推理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及其周围环境。英特尔新兴平台实验室主任玛丽·斯迈利(Mary Smiley)在现场演示了一项移动传感技术的应用:一名与传感器相连的实验者在不断改变自己的运动状态,比如静止、慢走或跑步,与传感器相连的智能移动设备可以根据传感器传输的身体生态指标和设定的健身目标,随时指导他合理调整自己的运动状态。
虽然相关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它可能会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交互式用户界面、无线显示、社交网络、智能环境、健康监测等。
通过PC访问互联网已经逐渐普及到世界各地。随着无线宽带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应用正在向移动互联网转移。芯片巨头的最新目标是进入这个全新的市场。或许从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数字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基辛格以“IA=嵌入式+动态+可视”为主题的演讲中可以看出这种意图。
从凌动到酷睿、至强、安腾,英特尔已经拥有了完整的产品线,TDP功耗从1W到130W不等,目前可以覆盖除手机以外的所有计算平台。明年Atom的升级处理器Moorestown诞生时,功耗进一步降低的Atom很有可能进入手机市场。除了安腾,英特尔的处理器都开始采用IA架构。
从应用来看,各种承接市场(如手机和MID,MID和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具有天然的融合特性,因此平台应用的兼容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采用统一的IA架构无疑有助于提高应用的流畅度和流畅度。然而,为了适应如此广泛的具有相同架构的应用,处理器需要具有出色的可扩展性。
最具扩展性的产品线来自核心架构。Core的下一代Nehalem微体系结构在秋季的IDF上得到了充分展示,并披露了体系结构的详细信息。Nehalem架构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在平衡性能和功耗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处理器架构的可扩展性,以适应复杂多样的应用。Nehalem采用了处理器除核心外的模块化设计,这是所谓“动态”背后最大的潜台词。
在公开展示的Nehalem架构特性中,有几个是业内众所周知的:比如可以内部配置2、4、8核;采用全新QPI互联总线、集成内存控制器和超线程技术;它支持DDR3、PCIe 2.0和SSE4.2指令集等。
另一方面,Nehalem的功耗控制和性能提升技术首次公布:Nehalem采用了全新的加速模式,并在处理器架构中引入了功耗门设计。后者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切换任意核,使静态核的功耗接近于零;当power gate检测到一个核的工作负载较轻时,它可以将其工作负载转移到其他核上,工作核的电压和频率将会提高,以提供更好的计算性能。Nehalem还对微内核、内存和非核心部分的电压/频率进行了分区,各部分的功耗可以独立优化,大大降低了非工作功耗。正是通过这种“功耗”转移技术,Nelalem实现了最优的能耗比。
面向高端台式机市场的Core i7(今年第四季度投产)和面向主流服务器市场的Nehalem-EP将是首批上市的Nehalem架构产品。面向可扩展服务器市场(MP市场)的Nehalem-EX和主流台式机(R&D代码分别为Havendale和Lynnfield)和笔记本(R&D代码分别为Auburndale和Clarksfield)处理器将于明年下半年投产。英特尔还公布了酷睿i7处理器的详细参数,包括4核8线程、8MB智能缓存和集成的3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
面对日益复杂的多核并行编程环境,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软件与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蕾妮?詹姆斯宣布,英特尔将推出Parallel Studio并行编程软件工具包,其中包括多种扩展功能,用于发现、开发、调试和调优并行程序。这是英特尔首款面向并行编程的软件编程开发工具集,可以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进行多核编程。并行编程的新时代即将开始。
在IDF上,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事业部总经理蒲东皖表示,移动计算已经成为主流。因为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会超过台式电脑。
在不久的将来,笔记本电脑将正式进入四核时代——移动版Q9100和至尊版QX9300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全面安装在移动平台上,随后英特尔SATA固态硬盘和防盗技术(Intel AT)将进一步提升移动平台的性能和安全性。英特尔也发布了8款小封装的新处理器,封装面积比目前的普通版缩小了一半以上。与此同时,戴尔、华硕、联想、松下和东芝将在未来推出支持WiMAX技术的笔记本电脑。
David还展示了采用Nehalem架构处理器的Calpella笔记本电脑平台。这是一个新的移动平台,将于明年推出。
便携事业部总经理Anand展示了MID的最新进展。南德连线世界上对密集型计算需求最大的网站之一《魔兽世界》,在手持设备上进行了全球首次高清演示。多家供应商即将推出多用途MID设备,其中Clarion的MID主要针对下一代导航设备,可以提供基于位置的实时服务。松下和富士通也分别推出了基于MID平台的防震和最小的折叠PC产品。
南德还展示了Atom下一代“Moorestown”平台的晶圆,这也意味着首款Moorestown芯片已经制造成功。预计该平台将于2009年至2010年推出。南德还意味深长地指出,Moorestown架构将具有许多功能,并可能为移动通信互联网设备带来数据和语音功能,这是英特尔进军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