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技术涉及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环境技术标准、环境工程技术、系统工程技术、通信网络和数据库支持技术、并行工程技术、政策法规等。而这些技术都集中在充分利用数控设备资源上。因此,充分利用数控设备资源,提高数控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成为绿色制造的重中之重。
在绿色制造产业链中,提高数控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推进绿色制造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数控装备应用技术落后、应用效率低的现状,我国军工正在“实施数控机床专项效率计划”,开展了“高效数控集成制造技术攻关”和“基于切削过程仿真的数控加工工艺优化技术攻关”。
2006年,中国军工行业选择了40家重点企业的200台数控设备作为首批增效试点。目前已在航天、航空、兵器、电子等20家企业74台机床数百个典型零件的加工中实现,加工效率平均提高1倍以上。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将参数优化技术应用于近百个零件加工应用,平均加工效率提高2倍以上。电子第十四研究所,实现铝合金零件加工效率提高1.35倍;望江实业有限公司火炮零件加工实现了数控机床主轴由2000转/分提高到13000转/分,切削时间由18分钟缩短到4分钟,效率提高4倍以上。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铝合金加工效率提高了2.8倍以上,首件加工效率从40%提高到90%以上,使年产12件的S92直升机零件产能提高到32件。
在数控机床产业链中,如果下游用户的所有数控设备的应用效率能提高一倍,产能就能提高一倍。因此,当企业需要增加产能时,没有必要增加新的设备来扩大产能。这样,数控设备的用户就可以少用设备、少用能源、少排放、少污染、少占用生产面积,从而节约能源、材料、配套部件、辅助材料和设备。上游供应商也将节省大量的原材料、能源、设备、生产场地和人力资源。
可见,提高数控机床的应用效率,不仅可以增加用户的效率,还可以促进整个产业链大量节材、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制造。
ABB最关心的不是增速会不会放缓,而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毕竟任何一家公司要在大基数上保持长期高增长都太难了。自2007年以来,SEB·恩斯基尔达的机构分析师朱利安·比尔已将ABB集团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他表示,“健康的利润增长率”足以支撑公司股价,但并不支持ABB的股票继续上涨。同时,比尔还下调了ABB集团的利润率预期,称ABB提供的宽松利润目标“反映了公司管理层对产品部门无法在当前水平上继续提高盈利能力的担忧”。
在保证核心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尽快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布局未来,是华尔街分析师对ABB目前困境的集中总结。在这一点上,ABB的全球竞争对手毫不含糊。GE和西门子正在加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GE在风能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施耐德电气逐渐向能源管理专家的角色转变,希望与“新能源”紧密相关。
竞争对手急于“拥抱”新能源,而ABB在2002-2005年基本上剥离了对新能源的所有投资和业务,也剥离了金融业务。目前ABB唯一能和新能源保持联系的纽带就是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可靠的电力设备和解决方案。比如风能方面,未来中国内蒙古的海上风能和风电设备都将并入电网,这不仅意味着电网需要输送更多的电力,也意味着降低成本,提高输配电效率。ABB的技术将进一步加强电力传输,并使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在未来融入电网。
ABB全球主席冯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多次表示:ABB未来只会专注于电力和自动化。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企业使用高效电力和自动化产品的需求不会改变。“只要你照顾好自己的业务,继续创新ABB比竞争对手起步更早的效率和节能技术,并跟上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更新技术,再加上长期的经验,市场没有理由不找我们。”冯波说。
2008年第三季度,当全球经济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时,ABB完成了对美国变压器公司Kuhlman Electric Corporation的收购,以继续扩大其在美国的电力产品线。
在华尔街,许多管理专家将ABB在2002年的动荡变化与IBM的“大象之舞”相提并论。在濒临亏损的背景下,ABB剥离了非核心业务,建立了新的运营模式。ABB前董事长杜曼是危机中的改革者,习惯从更高的角度把握方向。他通过放权,将一些具体事务委托给业务部门,使业务部门获得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转型后,事业部成为战略部门,负责本单位业务的全球战略规划和产品研发,使得ABB总部对不同产品的管控更加有力。目前ABB在全球有五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又细分为不同的产品单元,都由专门的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经理具体负责全球所有工厂的产品。
ABB(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柯廷安表示:“ABB将运营集中在矩阵结构的垂直线上,即业务单元,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使得ABB的业务部门能够真正建立一个全球协同运作模式,而不仅仅是一个全球业务体系。”
在柯廷安看来,ABB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从分权到合作。“以前每个公司一般都是自己管理自己,业务没有一致性。全球1000多个利润中心变成了1000多个商业孤岛。”
ABB首席技术官唐唯实认为,创新是ABB发展的命脉,也是ABB专注于电力和自动化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创新和先进的技术,客户才能应对各种挑战。
唐唯实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即使在六七年前公司相对困难的时期,ABB也一直保持着对技术研发的高投入,从而保证了ABB在创新和技术方面能够保持领先地位。”为了使创新更加高效,ABB的R&D中心通常设立在靠近客户、人才、学术机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