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仅应该喝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而且应该对他们所在地区的环境状况了如指掌。”据田介绍,省政府已同意从1月1日起在sctv和本报向全社会公布我省环境质量信息,并将提前通报我省重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情况,以加强对城市环境的舆论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更好地推进和谐四川建设。根据省环保局的部署,在本报发布消息的同时,sctv公共频道将从今天晚上开始,每天23: 00左右,对24个监测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进行长达3分钟的播报。同时,四川省环保局还将每月在本报公开主要流域、湖泊、水库水环境质量、主要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主要城市(镇)声环境质量等情况。
“我们的每一份数据、每一条信息都是准确的。”田还表示,目前,四川省已投入3000万元拓宽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在原有56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基础上,新建了10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
截至昨日,各市州政府所在的全省所有城市均实现了3个监测点和1个对照监测点的布局。其中,成都市有8个,一般市州有6个,峨眉山、都江堰、江油3个县级市也设立了监测点,基本实现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省级覆盖。“这104个站点,就像104只眼睛,每天都忠实地记录和分析着所在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昨日,四川省环保局赵局长透露,我省将采用最先进的仪器对区域内的东、西、北、南风进行监测,然后通过自动化仪器进行分析,输入电脑,直接传输到四川省环保局的监测网站。整个过程完全不受人为干扰,每天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
“空气质量监测不是孤立的,会受到大气环流、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也会积极应对。”据田介绍,下一步,省环保局还将与省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大学,专家学者合作。目前,位于遂宁市蓬溪县的以川中丘陵气候监测研究为主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本底站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3月建成。以川西高原气候监测研究为主的九寨沟大气环境质量本底站,受降雪影响,预计今年4月左右建成。此外,四川省还将针对四川省其他地区山区、高原、平原的气候特点,建立一批监测背景站,会同有关部门对四川省的生态环境、气象、地质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研究,并将科研成果上报省委、省政府,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四川省环保局还将对全省声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截至2007年12月31日,四川省已完成全省5180个噪声监测网络的设置。仅成都就完成了1000多个噪声监测网络,不仅覆盖了市区,还覆盖了天府广场、人民南路等重要区域,能够准确监测功能区、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等区域的噪声。四川省还将每月对全省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汇总各市情况,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目标考核。每个季度都会对质量差的市州亮“黄牌”,如果半年内这方面没有变化就亮“红牌”,要求当地政府加强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