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整个汽车产业链遭遇新的挑战。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汽车市场再次证明了自身的能量与潜力,以率先复苏和积极发展态势拉动了众多外资零部件企业的业绩表现。
据博世中国财报数据,2020年,博世集团实现了715亿欧元的销售额,其中中国区成绩尤为亮眼,销售额达1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1%,创下了在华销售额历史新高。而在2021年一季度,中国区更是实现了54.4%的同比增长。
不只是博世,就采埃孚而言,2020年全年,其在亚太区的销售额为81.49亿欧元,成功实现3.8%的涨幅,是采埃孚所有市场中实现年度销售额正增长的地区,其中中国区域销售增长10.3%。舍弗勒同样如此,2020年度,在舍弗勒四大区域中,大中华区实现增长5.8%,其他区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如果再继续翻看其他外资零部件巨头的2020年业绩,我们同样会发现,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都十分突出。而这,也正是今年上半年以下外资零部件企业重资在华投建新项目的重要原因。
今年5月,大陆汽车电子系统常熟工厂正式投入运营。据悉,新工厂总占地面积超过1.35万平方米,是大陆集团电子悬架系统在中国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新工厂第一期共有6条产线,生产组装空气悬架模块和空气供给系统,年产能将达到20万车套。
今年4月,采埃孚电驱动科技(沈阳)有限公司电驱动系统制造项目建设开工。新项目工厂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占地面积为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于2023年投产。据了解,自2018年起,采埃孚已在中国获得了超过20亿欧元的电驱动系统领域的订单。此次沈阳电驱动系统制造项目是采埃孚在华投资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今年3月,舍弗勒轮毂驱动业务全球总部及研发中心在上海嘉定正式启用。资料显示,2019年,舍弗勒将轮毂驱动业务全球研发总部转移到中国,借助中国市场的巨大应用潜力,推进轮毂驱动产品的量产进程。本次投入使用的轮毂驱动业务全球总部及研发中心将与舍弗勒轮毂驱动全球业务网络联动,进一步推进轮毂驱动产品的开发,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时间再往前推,今年2月,博世宣布投资3.6亿元以扩建其位于苏州的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测试项目。其中,将新增1.2亿元用于实验室研发投入,扩建后无尘车间总面积达3100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增加30亿元人民币,年进出口贸易额100亿元。据悉,2013年,博世决定在苏州成立传感器测试中心,这是博世在欧洲以外的第一个半导体测试中心,也是博世半导体业务在全球十分重要的布局之一。
除以上几家企业之外,今年上半年,佛吉亚、盖瑞特、LG新能源、三星SDI等外资零部件企业同样在华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新投建,由此足可看出外资零部件企业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