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埃斯顿完成了对Cloos公司的并购重组,进一步增强了综合竞争能力。Cloos是全球久负盛名的机器人焊接领域顶尖企业,埃斯顿通过同Cloos的整合,是自身焊接机器人成为业务中最强的细分领域。在保持中厚板焊接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开发中薄板焊接市场。
报告期内,埃斯顿发布了多款运动控制及机器人新产品,包括,60KG码垛、130KG六轴、全新一代50KG及100KG下探、二代机器人控制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全面升级,从速度、精度、抖动及碰撞检测灵敏度四方面性能提升达到30%,发布了折弯离线编程、弧焊、光伏排版、 搬运及码垛等新一代机器人应用软件,TRIO运动控制器的PLCOpen MC功能支持等等,显著缩短了公司机器人、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
得益于天玑720与天玑800两款中端芯片,联发科占据了大部分中端5G手机的市场份额。其中天玑800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麒麟820,成为仅次于骁龙765G的中端方案。而天玑1000+、天玑1200更是帮助联发科实现了高端梦。
2020年年底,《中国铁塔与中国电信备电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联合集中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招标预估量为2.09GWh,其中,中国铁塔的招标预估量达到2GWh,中国电信的招标预估量为0.9GWh。
2021年2月底,中国铁塔与中国电信备电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联合集中招标项目已公布中标结果。中标的五家企业分别是联动天翼、南都电源、中天科技、双登集团、亿鹏能源。中标份额份额分别约为联动天翼849.5MWh、南都电源591.5MWh、中天科技349MWh、双登集团200MWh、亿鹏能源100MWh。
这是2021基站锂电池第一标,也是磷酸铁锂电池价格首次低于0.5元/Wh。因为,在该项目的投标中,理士新能源、联动天翼和双登集团的税后报价均低于0.5元/Wh。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5G基站建设作为中国七大“新基建”的主力军,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广电、中国铁塔、华为在内的运营商都在发力这一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刘烈宏副部曾在2021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展开幕式上表示,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71.8万个,约占全球的70%。
有评论指出,根据以往4G推广应用周期来看,推测2021-2023年将是5G基站建设高峰期,而2021年5G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就有望达到10GWh。
展望未来,根据相关数据测算,中国至少仍有1438万个基站需要被新建或改造,以单站能耗2700W、应急4h计算,5G基站储能市场未来将提供155GWh的磷酸铁锂电池需求空间。
5G通信基站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还只是储能市场的冰山一角。从理论上说,“只要用电的地方,都可以用到储能。”
基于此,市场认为到“十四五”末,我国储能装机将达到50-60GW,到2050年将达到200GW以上,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此外,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曾预测:2025年全球的储能装机量将达到100GWh,并在2030年左右突破300GWh;到2040年,预计全球能源存储市场将累计增长至942GWh,价值约6200亿美元(约4.13万亿人民币)。
宁德时代的2020年年报显示,在储能市场,2020年宁德时代实现储能系统销售收入为19.43亿元,同比增长218.56%。随后,宁德时代还发布公告称,将联合ATL,投资140亿元开发家用储能、电动两轮车等领域。宁德时代对储能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比亚迪则于2020年8月携全新电网级储能产品BYDCube亮相“2020年第十四届SNEC展会”,并斩获SNEC十大亮点评选中的“太瓦级钻石奖”。
亿纬锂能成功中标中国移动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集中采购项目后表示,其正在与国内多名通讯设备制造商的合作,将持续提高供货份额,并在开拓海外储能领域已取得成效。
此外,派能科技、瑞浦能源、欣旺达、东营昆宇电源、上气国轩、厦门海辰以及之前曾中标5G基站磷酸铁锂电池项目的双登集团、南都电源、鹏辉能源、中天科技、圣阳电源、海四达电源、南都电源、雄韬电源、哈光宇、力朗电池等等企业,都持续发力着储能电池供应端
不过,联发科不会坐以待毙。高端5G芯片上,据爆料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台积电将会在下半年试产4nm芯片,而供应链传出消息称,联发科将会在今年Q4试产基于该工艺的旗舰芯片,并在2022年实现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