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展现强劲韧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2025-11-18 工业品商城2
核心提示: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领域呈现出稳健且积极的增长态势,为整体经济注入了蓬勃的活力。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具备规模的工业企业,其增加值在上半年录得了6.0%的同比增长。细分来看,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6.1%和5.9%,这一趋势延续了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业已形成的较快增长势头,显示出工业经济稳固的内在动力。从

 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领域呈现出稳健且积极的增长态势,为整体经济注入了蓬勃的活力。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具备规模的工业企业,其增加值在上半年录得了6.0%的同比增长。细分来看,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6.1%和5.9%,这一趋势延续了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业已形成的较快增长势头,显示出工业经济稳固的内在动力。

 从工业生产的各个基础板块来看,三大类主要工业活动中,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其增加值增长了6.5%,增速比整体规模以上工业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坚实主力。与此同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也实现了6.0%的增长,与大部分工业活动的平均增速持平。而采矿业则录得2.4%的增长。

广泛的增长面与区域协同效应显著

 观察更细致的维度,工业生产的增长呈现出高度的普及性和广泛性。在涵盖的41个主要工业门类中,竟有39个门类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增长面高达95.1%,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的工业领域。同样,在31个统计区域中,有29个地区实现了增加值的同比增长,地区增长面达到93.5%,体现了全国范围内工业发展的均衡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四个重要的工业区域,上半年分别取得了6.0%、8.6%、8.5%、8.0%的增长成绩。这些经济强省的亮眼表现,共同贡献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四成以上,显示出其在推动整体工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在具体的产品层面,在抽样的61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15种产量实现了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7.0%,这表明市场对大量工业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

出口动能持续积聚,企业盈利水平稳健回升

 工业品出口的累计增速也呈现出逐月加快的积极信号。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3%,相较于1—5月份的增速加快了0.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年内累计增速呈现出持续上行的态势。从季度数据来看,第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2%,较第一季度大幅加快了4.4个百分点。这一势头已经延续了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连续五个季度的回升过程,表明外部市场对我国工业产品接受度稳步提高。

 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是工业经济 P E P C 增长的另一重要体现。得益于工业生产的稳健增长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持续回暖,许多企业迎来了营收和利润的双重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相比1—4月份增速提高了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加速态。利润总额方面,也实现了3.4%的同比增长,延续了年初以来的良好增长态势。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的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占比高达78.0%,较1—4月份的增长面扩大了2.4个百分点,预示着企业经营状况的整体改善。

产业结构优化加速,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装备制造业:筑牢“压舱石”地位

 作为工业经济的“压舱石”,装备制造业在上半年的表现尤为抢眼。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显著高于整体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其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提升至33.3%,较第一季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显示出其在工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巩固。其中,电子和汽车两大主力行业增长强劲,增速分别达到13.3%和9.8%,为上半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了近三成的力量,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关键引擎。。

 上半年,一系列重大装备的成功研发与投入使用,为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甬舟号”盾构机的组装完成、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的正式运行、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样机的顺利下线,以及全球首个超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场的并网发电、第五代LNG船“绿能瀛”号的成功交付,都代表了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最新成就。

• 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阶段

 制造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高端化方面,高技术制造业一马当先,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比整体工业高出2.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也加快了1.2个百分点。其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升至15.8%,展现出科技创新引领高端化发展的强大动能。具体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增速分别为12.5%和10.0%。

 智能化进程在数字产品制造业中得到充分体现。通信终端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显示器件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8.0%、16.5%、16.3%。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液晶显示屏、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数字产品的产量也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28.9%、22.8%、19.1%、11.8%、9.6%,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绿色化转型则聚焦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增长势头迅猛,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4.3%,配套的充电桩和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5.4%、16.5%。光伏产业链也保持旺盛增势,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分别增长55.4%、43.6%、42.8%,终端产品太阳能电池产量也增长了17.8%。这些成果有力证明了绿色低碳已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望未来:巩固向好态势,激发新质生产力

 总体而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然而,我们也需看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依然存在,国内有效需求仍有待进一步释放,二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以及企业盈利水平仍处于恢复阶段,这些都构成了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挑战。

 面向下一阶段,关键在于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将新型工业化贯穿始终。需要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经营效益等方面下足功夫。通过不断扩大制造业的有效投资,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好转的良好势头,为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