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何为产业互联网?它为何挑战并超越消费互联网?

   2025-11-11 工业品商城5
核心提示:近年来,“产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新阶段的代表性概念,频频出现在行业讨论之中。常常与“消费互联网”并提,却又隐然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这种关联与辨析,正是理解当前数字经济演进的关键。从用户端到产业侧:消費互联网的延伸及其挑战当提及产业互联网,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已经深入人心的“消费互联网”。这

 近年来,“产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新阶段的代表性概念,频频出现在行业讨论之中。常常与“消费互联网”并提,却又隐然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这种关联与辨析,正是理解当前数字经济演进的关键。

从用户端到产业侧:消費互联网的延伸及其挑战

 当提及产业互联网,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已经深入人心的“消费互联网”。这与中国互联网产业近年来的发展路径紧密相关。以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巨头,正是从连接海量消费者这一“用户端”出发,逐步渗透到下游的分销商,进而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深刻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形态。

 然而,从用户端向产业链后端延伸的过程中,消费互联网平台遭遇了参与主体众多、产业资源复杂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其核心优势——需求端的规模经济,在面对供给侧庞大而分散的资源体系时,显得力不从心。正因如此,“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它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供给侧——即产业生态的重构。

 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等人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新增长》一书中,便对比了二者的侧重点,明确指出产业互联网更侧重于供给侧的价值链重构。无独有偶,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与清华大学朱恒源教授也合著《产业互联网的中国路径》,强调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连接’、深度融合传统产业且与之共生的新生态”,突出了其“生态”属性。

产业实践与政策指引:产业互联网的多元力量

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构建,汇集了多方面的力量。

一、 产业龙头与创业新锐的实践探索:

 以海尔集团的卡奥斯平台为例,产业龙头企业凭借自身深厚的产业资源和数字化转型经验,正积极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以期重塑产业生态。同时,一批充满活力的创业企业,则聚焦于产业中的关键痛点,通过持续的产业数字化改造和数字产业化应用,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例如,化纤产业的君方科技(化纤邦平台)以及玻璃产业的火山口科技(聚玻网平台),都在各自领域内进行着生态重构的尝试。

二、 政府的推动成为重要驱动力:

 政策层面也高度重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例如,浙江省推出的“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思路,便是尝试打通生产端与消费端,融合政府侧与市场侧资源,以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建设和经济治理。

三、 定位升级:从“工业”到“产业”的跨越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实践探索,很多是在“工业互联网”建设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来的。在最新的中国制造相关政策文件中,《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将工业互联网定义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

 与工业互联网更侧重于技术导向、关注单个企业或产业链上特定环节的效率提升不同,产业互联网则更加强调“产业导向”,更聚焦于“产业生态重构”,并更加关注产业生态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主张。

产业互联网的内涵解读:重构与共生

 我们认为,“产业互联网”中的“产业”二字,蕴含了类似于新制度理论中“组织场域”的意涵,即一个由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各类组织等共同构成的生态体系。

 基于此,产业互联网可被定义为:由数字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物理系统、认知计算等)对产业链上各类资源和组织进行连接和重构,以提升产业效率,并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所形成的新型制度结构。

 面向“工业5.0”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以人为本、协同共生的生态

 结合上述对产业互联网的理解,产业互联网平台可以界定为:基于数字技术重构产业链上各类资源和组织的连接方式,为产业生态中多样且相互依存的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交互支持,为生态中不同组织开发互补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的综合性数字平台。

 这一定义与“工业5.0”的导向紧密相连。在“工业5.0”的框架下,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需将人的需求和社会的利益纳入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施中,致力于达成可持续、以人为本、且具韧性的产业系统。

因此,面向“工业5.0”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将具备以下五个典型特征:

1. 数字技术架构为基础: 平台本身即为产业的准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其架构允许分解及模块化共演,通常由底层基础设施、中间层数据平台和上层应用构成。

2. 多元组织与资源汇聚: 平台连接的不再仅仅是企业,而是包括供应商、互补企业、研发机构、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乃至终端用户在内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它们为平台贡献数据,也从中获取价值,平台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创造性地提供集成解决方案。

3. 演化的元组织形态(生态系统): 平台连接的参与者之间存在互补性,形成相互依赖的松散耦合关系,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成为一个“组织的组织”,实现价值共创。

4. 市场中介与创新平台的价值创造: 平台既能赋能参与者开发互补解决方案,降低开发成本,又能提供交易市场,促进生态系统内的交互,降低交易成本。

5. 兼顾人、环境与社会的价值导向: 平台的创新设计将积极考虑对人的福祉、环境效益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平台应支持人机协同,并致力于优化产业模式,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结而言,产业互联网不仅是消费互联网的自然延伸,更是对传统产业生态的一次深刻重塑。它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产业生态为载体,以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为目标,正引领着一场面向更可持续、更以人为本的未来产业新变革。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