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的低代码“终极进化”:奥哲徐平俊的“All in One”与“业务数字原生 3.0”预测

   2025-11-11 工业品商城5
核心提示:当人工智能(AI)的浪潮席卷而来,曾经引发行业关于“降维打击”的忧虑,如今却演变成了低代码平台深度进化的催化剂。对于长期致力于简化软件开发、加速企业数字化的低代码厂商而言,大模型(LLM)的崛起,无疑是一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球性变革。奥哲创始人兼CEO徐平俊,这位对数字化趋势有着敏锐洞察的先行者,在钛媒体的

 当人工智能(AI)的浪潮席卷而来,曾经引发行业关于“降维打击”的忧虑,如今却演变成了低代码平台深度进化的催化剂。对于长期致力于简化软件开发、加速企业数字化的低代码厂商而言,大模型(LLM)的崛起,无疑是一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球性变革。奥哲创始人兼CEO徐平俊,这位对数字化趋势有着敏锐洞察的先行者,在钛媒体的访谈中,不仅剖析了AI对当下企业数字化的“双重性”影响,更描绘了低代码平台未来“All in One”的融合之道,并前瞻性地勾勒了“业务数字原生 2.0”乃至“3.0”的愿景。

AI的“现实”与“未来”:从“辅助插件”到“Agent交互”

 徐平俊并非对AI的未来持悲观态度,恰恰相反,他坚定地认为AI将是推动数字化增长的关键力量。然而,他强调的是要区分AI在当前与未来的应用形态。

 “当下AI未对企业数字化产生实质的影响,”他指出,这并非是对AI能力的低估,而是对AI当前融入企业实际应用过程的审慎判断。如同他的分析,AI在短期内的主要形态是“第三种,以Agent交互模式为主的应用占据70%的应用入口,承担主要交互+应用生成智能。”但在此之前,AI更多是以“第一种,成为特定场景插件,融入数字化系统”或“第二种,成为企业系统重要模块,像IM工具、iPaaS集成、BI分析这些必备模块一样,由神经网络生成的AI原生应用场景占据企业数字化约30%”的方式存在。

 徐平俊的观点是,AI需要经历一个逐步自动化、从“Copilot”辅助到“Pilot”驾驶,再到“Agent”作为核心交互和生成智能的演进过程。当前,AI在企业数字化中尚未完全显现其“颠覆性”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其价值 ancora 难以在复杂的企业核心流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All in One”:构建企业的数字原子能力

 在AI仍在探索与企业核心业务融合的当下,徐平俊的目光早已聚焦于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完备、更具前瞻性的数字化平台——奥哲的“All in One”理念。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对企业数字化需求进行分层、分模块的系统性梳理与整合。

1. 应用开发能力的全覆盖:“从L1到L4”的统一平台。

 企业对数字化应用开发的需求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呈现出复杂度的层级递进。从L1-L2级别相对简单的个人或部门级需求,可以使用零代码平台进行快速配置;而对于L3-L4级别更为复杂、涉及核心业务与深度集成的需求,则需要低代码平台的强大扩展能力。奥哲的“All in One”理念,旨在打造一个统一平台,能够无缝支持从零代码到低代码的全象限应用开发,让企业在应对不同复杂度需求时,都能找到最适合的工具,实现“应用开发能力的All in One”。

2. 数据集成与开放的“枢纽”。

 在数据成为核心资产的时代,低代码平台将被定位为企业“数据开放生态的枢纽”。通过“All in One”,能够将新旧系统、本地与云端数据、第三方平台插件等进行全面链接,打破数据孤岛,满足企业在数据管理、集成与开放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数据的All in One”。

3. 新技术的“All in One”:AI原生应用与未来形态。

“我们前面一直聊到的新技术,包括AI技术”,徐平俊强调,AI的真正价值在于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AI原生的应用”。他的预测是,未来AI将以三种核心形态融入数字化:

• 形态一:插件式AI。 成为特定场景的“专用插件”,无缝嵌入现有数字化系统,解决碎片化问题,提升局部效率。

• 形态二:模块化AI。 成为企业系统中的核心模块,如AI驱动的IM、iPaaS、BI等,其AI原生应用场景有望占据约30%的企业数字化应用。

• 形态三:Agent交互模式。 这是他最为看好的未来形态(业务数字原生 3.0)。未来的应用将以Agent交互为主,占据70%的应用入口。用户通过自然语言与Agent对话,即可实现应用生成、数据模型构建、规则配置、知识调用等全流程的“即时态”完成。这种模式下,企业将不再依赖于“固化的数字化系统”,而是AI 24小时响应无限场景需求。

奥哲正是基于对这三个阶段的研究与预研,力求产品能够打通AI融合的关键环节,实现“新技术的All in One”。

“业务数字原生 2.0”:从核心流程到全面赋能

 当集齐了“应用开发”、“数据集成”、“技术融合”这三大“All in One”能力后,徐平俊将之定义为“业务数字原生 2.0”。他将其核心价值阐释为:在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已经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能够朝着全员、全维度、全面的数字化迈进。这意味着,让企业的每一个“毛细血管”、每一个“末梢”都能被数字化能力赋能,真正做到“业务与数字化的零距离”。

奥哲在AI融合方面的实践:从全员拥抱到产品赋能

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奥哲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进行了扎实的战略部署:

• 产品与技术升级:

• 应用开发全生命周期提效: 在设计态配置Copilot,赋能业务人员和专业开发者。

• 边缘碎片化AI原生应用开发: 提供配置简单AI助手的能力,处理合同审核、文本总结、工单分析等场景。

• 低代码应用融合AI能力: 通过接入AIGC插件,让现有应用具备无缝的AI调用与协作能力。

• 组织与文化全面拥抱AI:

• 专家团队+全员实践: 内部组建AI专家团队,同时鼓励产品设计、研发、交付、管理、市场等所有部门全员使用AI,从设计理念到编程辅助,乃至客户服务和业务蓝图的编制,都融入AI能力。

 徐平俊的描绘,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低代码发展路径:从赋能核心业务,到实现应用、数据、技术的全面融合,再到AI驱动的“Agent交互”赋能的“业务数字原生 3.0”。这场以“All in One”理念为核心的进化,不仅是对AI浪潮的回应,更是对未来企业数字化演进方向的深度探索与引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