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澎湃:中国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新征程

   2025-08-22 工业品商城29
核心提示:在变革的浪潮中,经济的脉搏愈发强劲。步入新年伊始,一股强劲复苏的力量席卷工业领域,扭转了去年末期增长放缓的态势。记者近期深入多地调研采访,欣喜地发现,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与创新活力交织,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 embarked on a strategic shift,朝着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迈进,以此驱动效

 在变革的浪潮中,经济的脉搏愈发强劲。步入新年伊始,一股强劲复苏的力量席卷工业领域,扭转了去年末期增长放缓的态势。记者近期深入多地调研采访,欣喜地发现,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与创新活力交织,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 embarked on a strategic shift,朝着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迈进,以此驱动效益提升与发展动能的注入。

先进制造: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金引擎”

 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先进制造业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前推进。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为例,其叶片加工数字化车间展示了一幅精益求精的工业画卷。在这里,智能机械臂精准挥舞,能够将核心部件叶片的加工精度控制在0.03毫米,这一数值堪比一张A4纸厚度的三分之一,彰显了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精湛技艺。

 重型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的“璀璨明珠”,而叶片则是其性能的关键所在。令人振奋的是,由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发、全国产化生产的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50)商业示范机组,已在中国南方某地成功投入商业运行,这不仅填补了国内在此关键技术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能源装备制造能力上的重大突破。

 东方汽轮机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田晓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G50的研制过程中,企业获得了136项授权发明专利,制定了超过1000项燃机设计/制造标准,彻底掌握了重型燃气轮机自主设计、制造、试验的全过程核心技术。创新驱动的效应正在持续释放,今年一季度,东方汽轮机的生效订单同比增长30%,工业总产值同样实现了14%的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观察整个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可谓一片光明。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通过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在多个尖端领域已取得里程碑式的进展。近期,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实现了海外商业运营的突破;全球最大的24188标准箱超大型集装箱船也已交付;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的成功研制和上市,更是医药制造领域的一大飞跃。

 一系列关键经济指标有力印证了先进制造业的稳健发展。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长15.2%。同时,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品的产量分别飙升22.5%和53.2%,绿色低碳产品的快速增长,预示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绿色转型的新方向。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分析认为,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新产品需求的扩大,加上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改造的增加,都成为了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的演进,正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智能制造:生产智能化升级的新篇章

 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智能制造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如今,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呈现出一幅幅智能化生产的场景:车间运行状况通过电子看板实时呈现,搬运机器人穿梭于生产线上精准运送物料,甚至在“黑灯工厂”里,生产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

 位于南京的中兴通讯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是这一变革的生动缩影。该基地每分钟可生产5套基站设备,承担着企业60%以上5G基站的生产任务。在这里,“以5G赋能5G生产”的模式正在重塑传统的制造流程。

 记者亲身走进生产车间,与传统灯火通明、人员忙碌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生产线上的光线更为柔和,但机器之间的“沟通”却更加有序和频繁。数台AGV小车自动驾驶,精准地将货物运送到指定位置;机械臂以高超的灵活性翻转、对接,高效完成上料、点胶、装配、检测等数十道复杂工序。而在智能控制室,巨大的屏幕实时跳动着关键的生产指标和物料流向数据,一切尽在掌握。

 中兴通讯智能制造专家关健解释说,“黑灯工厂”并非意味着完全黑暗,而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设备仍能实现智慧化、自主化运行。5G技术的创新应用,彻底优化和升级了企业生产流程。相比之下,这种智能化生产线不仅效率提升了111%,生产交付周期更是缩短了48%,同时大幅降低了出错率和能源消耗。

 记者采访了解到,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加速渗透到生产的核心控制环节。大型企业积极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而众多中小企业也纷纷“上云用平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

 关健还透露,今年一季度,该工厂的5G基站和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7%,且呈现逐月递增的良好态势。这有力地证明了5G网络基础的日益完善及其融合应用的不断深化。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季度已发布了包括5G工厂、工业互联网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218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旨在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标杆。这些项目积极带动了工厂和园区“知网、用网”、“敢转、会转”,加速了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目前,蓬勃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5.5%。

政策护航:营造持续优化向上的发展环境

 尽管面临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国内需求潜力的挖掘以及企业效益提升等挑战,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举措正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当前,多地和多部门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部署和发力。

 一方面,政策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加速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与壮大。另一方面,在5G、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正致力于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等关键环节的供给能力。同时,加快数字技术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应用,并正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细化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强调,中国制造业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我们必须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中,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通过“延链补链”策略,推动传统产业的质效双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构建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产业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同样是政策发力的重中之重。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累计为企业提供超过5000亿元的融资支持。未来,政策将更加聚焦于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汇聚金融资源,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和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以前瞻性的眼光布局未来产业。

 有了政策的坚实支撑,企业也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大制造企业正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广泛应用智能装备,通过持续的创新和转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并成功开辟了广阔的市凉新空间。这股由先进技术和智慧化生产驱动的全新动能,正在引领中国制造业迈向更加光明、更具竞争力的未来。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