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浪潮中,工业自动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从精密的生产装置到灵敏的控制系统,从精准的反馈回路到高效的辅助设备,这些自动化设备的身影已遍布机床、风电、纺织、包装、塑料、建筑、采矿、交通运输乃至医疗等关键行业。伴随着应用规模的持续扩大,工业自动化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数据,2020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的规模已达到令人瞩目的4491.2亿美元。随着工业4.0时代的深入推进,各行各业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专家预测,到2025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达到5436.6亿美元,这一数字预示着行业的巨大潜力。
蓬勃发展的工业自动化离不开持续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背后,离不开积极的市场环境。推动着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发展。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出台,为国内企业创造了更优越的生产经营环境,从而激发了行业创新活力。
审视工业自动化生态链,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环环相扣的结构。上游是自动化硬件和软件的制造商。虽然目前某些核心技术仍由外资企业主导,但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正在稳步提升,进口替代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行业中游则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专注于渠道建设的产品分销商,他们将各式自动化产品推向市场;另一类是侧重技术应用的系统集成商,他们将各种元件整合,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下游客户群体主要分为OEM型和项目型。OEM型市场服务于批量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制造装备的客户,他们需要的是标准化、可复制的自动化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而项目型市场则涵盖了工程整体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服务于大型工程项目,需要更深入的定制化技术服务。
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为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加速了机器替代人工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对工业自动化装备的需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也为行业带来了增长动力。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253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15亿元人民币。这些增长的数据,不仅是市场规模的扩张,也代表着生产效率的提升,技术创新的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成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深化,工业自动化将继续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变革,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