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传来重磅消息:正式批复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这三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一举动,无疑为我国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实现关键领域突破注入了强大动力。
这三家创新中心的组建,是国家层面在关键技术领域进行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它们将针对各自产业发展的核心痛点和瓶颈,集中全国优势创新资源,以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链韧性为目标,为中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提供坚实支撑。
1.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擘画新材料未来
依托单位: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建设地:浙江宁波)
汇聚力量: 浙江、江苏、广东等14个省份的行业创新力量。
石墨烯,作为21世纪的“材料之王”,凭借其卓越的光、电、热、力学性能,被誉为革命性的新材料。然而,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应运而生,其使命清晰而宏大:
• 聚焦薄弱环节:针对石墨烯产业在规模化制备、产业化应用和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痛点,展开前瞻性、实用性攻关。
• 深耕共性技术:重点突破石墨烯材料制备的效率、成本与品质均衡难题,以及其在多领域应用的共性适配技术。
• 贯通创新体系: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价值链”的完整生态体系。这意味着从科研成果转化、到产业集群构建、再到资本助力、人才培养和价值实现,都将形成协同效应。
该中心的成立,将极大地加速我国石墨烯产业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有望在新能源、柔性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催生颠覆性变革,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 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重塑沉浸式体验
依托单位: 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地:江西南昌)
汇聚力量: 虚拟现实硬件、软件、内容制作与分发、应用与服务等全产业链的行业骨干力量。
虚拟现实(VR)技术正以其超强的沉浸感和交互性,深刻改变着娱乐、教育、医疗、工业等众多领域。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的职责,正是要解决制约我国VR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 平台构建:将建设集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 全链生态:逐步构建起覆盖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这意味着从显示技术、传感器、渲染引擎到内容制作工具、分发平台,甚至用户体验设计,都将得到系统性提升。
• 高质量发展:通过集中突破高精度感知交互、人机工程、内容生成与传输优化等核心技术,推动我国VR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广应用场景迈进。
该中心的组建,将有力推动我国在元宇宙(metaverse)时代的关键技术高地布局,不仅能提升VR硬件设备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还将催生更多创新的内容形态和商业模式,为数字经济提供新的增长极。
3. 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定义未来视界
依托单位: 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地:四川成都)
汇聚力量: 超高清视频材料、芯片、模组、算法、设备、整机及系统等全产业链的行业创新资源。
超高清视频,以其极致的画质和沉浸式的体验,正在成为信息消费升级的新风向,也是广电、安防、医疗等多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的成立,将致力于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
• 聚焦核心环节:围绕超高清视频的前端采集、内容制作、编解码、网络传输以及行业应用等关键环节,展开技术攻关。
• 能力提升:着力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加速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并提供高水平的行业公共服务。
• 全产业链协同:汇聚从上游的材料、芯片、模组,到中游的算法、设备,再到下游的整机和系统解决方案等全链条创新资源,形成协同攻关合力。
这一中心的建立,将全面提升我国在超高清视频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无论是家庭影音娱乐的体验升级,还是在工业检测、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都将因此获得强大赋能,助推我国在全球超高清视频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未来展望:国家战略的坚实支撑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对这三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指导,并与相关地方政府紧密协作,共同推动创新中心加速建设。更重要的是,将督促这些中心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服务水平,以期为制造业在关键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三家国家级创新中心的设立,是国家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关键瓶颈的有效路径。它们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策源地,更是产业生态的构建者,将共同构筑起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坚固基石,为建设科技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