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方式。作为关键的智能感知核心,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ADI亚太区微机电产品线总监赵延辉介绍:“MEMS传感器能够精准测量冲击、倾角、转动、加速度、振动等多种信号。”这种多功能的传感能力,使其在各种外部感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推动着智能设备的不断向前发展。
MEMS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未来的智能机械臂中。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深入发展,机器人的外部感知能力成为其智能化的基础,而MEMS传感器就像机器人的“感官”,为机器人提供精准的环境数据,从而实现更加安全和高效的操作。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谷荣祥指出,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可以归结为“感知”和“控制”。其中,感知的关键依赖于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而MEMS传感器作为近年来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在多场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在机器人越来越趋于“拟人化”的趋势下,根据拟人化程度的不同,所需的传感器类型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伴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MEMS传感器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众多MEMS传感器中,惯性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美的集团中央研究院感知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熊贵林强调,工业机器人中的位置角度感测、力度与扭矩载荷的测量、航迹规划、智能图像识别和轮廓识别等,都离不开MEMS传感器的支持。加速度计可以监测工业设备的振动状态和旋转速度,确保设备运行的平稳与安全;而陀螺仪则可以感测物体方向,维持机器人姿态的稳定。结合使用的惯性测量单元(IMU)更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是实现自主导航和空间姿态控制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机器人的机械手臂设计中,编码器、加速度计和力传感器等传感器的集成极为关键。机械手臂作为高精度机械设备,其运动轨迹和姿态变化涉及到众多参数的精确控制。编码器主要负责解算机械臂的运动位置和速度,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加速度计则用来看护机械臂的安全性,监测其运行时的变动;力传感器则在负载检测中扮演重要角色,确保机械臂在工作过程中不会超载,避免损坏。尤其是在复杂的内场导航和精密操作中,IMU的作用不可或缺。由于室内环境通常无法依赖GPS信号,IMU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就直接关系到机器人的导航精度。
熊贵林还特别提到:“随着机器人产业的不断智能化,姿态检测、协作控制和航迹推算等场景变得越发重要。MEMS传感器适应多场景应用,能够采集更复杂的动作信号,实现精细化的控制。未来,甚至可以配备具有触觉感知能力的夹爪,达到媲美人手的灵活程度。”这样的技术突破,为工业机器人赋予了更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也为制造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安全保障。
伴随着机器人智能化的提升,MEMS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据专家估算,作为机器人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的投入大约占到整体成本的10%至20%。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MEMS传感器有望在机器人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未来,机器人——从工业到服务、从智能机械臂到自主巡检,都将依赖高性能的MEMS传感器,实现更复杂、更精细的自主控制和环境感知。
综上所述,MEMS传感器作为机器人感知系统的“神经中枢”,在推动机器人行业迈向智能化、柔性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与成本不断降低,未来的机器人必将变得更加智能、更具人性化,成为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MEMS传感器无疑是引领行业突破的关键力量,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