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就与未来展望

   2025-07-15 工业品商城3
核心提示:近年来,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制造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引擎,正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的面貌。凭借全球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布局和应用日益深入,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还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过去五年里,工业互联网实现了质的飞跃。由无到有的创新足迹彰显了我国在数字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制造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引擎,正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的面貌。凭借全球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布局和应用日益深入,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还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过去五年里,工业互联网实现了质的飞跃。由无到有的创新足迹彰显了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巨大突破。据了解,推动建设的5G虚拟专网和混合专网已近2800个,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打通了工业生产中关键的通信桥梁。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逐步完善,现有32个重点平台已连接设备超过7900万台/套,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协作能力。

 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示范项目的落地,也极大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8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的成立,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特点,形成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80个试点示范项目,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推广路径。工业互联网已深入渗透至45个国民经济大类中,成为制造、能源、矿业、电力等核心产业转型的“助推器”。

 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正不断深化,逐步拓展到研发、制造、供应链管理、企业运营等环节。特别是在“5G+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钢铁、采矿、化工等行业已形成20个典型应用场景,显著提升了传统企业的提质降本、提效增能效果。这些应用不仅使生产流程更加智能化,还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有迹象表明,工业互联网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工业云平台等新技术不断突破,从而催生了一批创新性工业设备和软件。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下,相关技术和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形成规模化发展。目前,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成长空间。

 此外,区域布局也在不断优化,长三角、山东、广东、成渝等重点地区成为示范引领的先行区域。通过系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应用和产业生态培育,这些地区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形成技术创新、产业协作和生态共赢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

 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继续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多方合作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企业、通信设备商、产业组织、科研院所等多主体将协同发力,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应用推广等方面深化合作。与此同时,为确保产业稳步推进,还需不断完善政策体系,落实一系列支持措施,推进产业基础的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重点围绕产业痛点难点,研究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推动“5G+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加快技术攻关,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强在关键技术、核心设备、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布局,进一步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同时,积极调动企业积极性,激励广大工业企业和设备制造商共同探索创新模式,提升整体行业实力。

 总结来看,工业互联网正持续转变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动力。未来,趋势将更加清晰:技术不断突破,行业融合加深,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打造更加智能、绿色和高效的制造业生态体系,将成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当下正是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关键节点,持续创新、协同突破,将开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