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迈向智能,传感器打造万物互联的未来

   2025-04-15 工业品商城11
核心提示: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走向智能化,万物相互连接。背后这一切的秘密,便是传感器在信息采集与传输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虽小,传感器的重要性却毋庸置疑。正如业内专家所言,“不要在20年后再说‘那个时候我们怎么就没有把基础抓住’。”当前,加快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所在。当前传感器

 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走向智能化,万物相互连接。背后这一切的秘密,便是传感器在信息采集与传输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虽小,传感器的重要性却毋庸置疑。正如业内专家所言,“不要在20年后再说‘那个时候我们怎么就没有把基础抓住’。”当前,加快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所在。

当前传感器产业的发展现状

 尽管传感器在智能制造和物联网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中国的传感器产业目前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专家指出,全球约有超过三万五千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而国产化的品类却寥寥无几。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在传感器领域起步较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传感器的种类繁多、科学原理复杂,产品更需与具体应用紧密结合,导致技术标准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小批量生产和高性价比的产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投资效益。

推动传感器产业化的策略

 如何促进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有专家提出了“以用为中心的生态链”理念,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那些关系重要民生与经济发展,同时市场规模尚不充足的领域,相关单位应给予政策支持,以切实推动国产化进程。其次,对于已具备市场化条件的领域,应强调技术与产业的结合,把握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形成稳固的产业链。

 “要像抓芯片技术一样,全力以赴推动先进传感技术的研发、制备与应用。”这不仅是业界的共识,也是一种发展方向。在市场化领域,某些传感器品类如声音、气体、磁场等,具备较强的产业化潜力。以瑞声科技和歌尔股份为例,它们已成为声学传感领域的领军企业,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

传感器创新中心的成立

 在产业化推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于2018年7月成立。这一创新中心的任务是聚焦传感器的关键共性技术与器件结构等领域,提供研发平台,推动技术转移与商业化应用。正是在这个平台的推动下,传感器行业得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不断创新。

从应用出发,助力智能制造

 尽管传感器本身的价格并不高,但它们的缺失意味着工业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无法落地。如果能够有效地推进传感器产业化,便能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此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双生态”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在具有区位与人才优势的领域,建立自然环境良好、产业环境优越的传感器产业园势在必行,这将为聚集更多公司与科研机构奠定基础。

 例如,重庆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与制造业群体,有望借助发展传感器产业,推动整体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重庆的长安汽车、力帆股份等企业在汽摩产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格局。重庆北碚区政府表示,将加快实施传感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以打造以传感器和物联网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事实上,自2017年起,重庆市便启动了《重庆市加快传感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其核心目标便是推动新型传感器的研发,以提升整个智能制造体系对传感技术的应用。

加强与世界接轨

 在加快传感器产业化的过程中,企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川仪股份为例,该公司在压力、温度、流量和气体传感器的制造领域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然而,在技术的更高层次如MEMS(微电机械系统)、芯片与软件等领域,川仪股份仍需与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接轨。因此,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瞻远瞩的规划和政策支持。

 吴朋,川仪股份的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贴近实际应用的开发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围绕工业场景的应用,企业可以进行深度研究与创新,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总结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将为传感器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推进传感器产业发展不仅能够实现技术革命,还能助力制造业的高质量转型升级。在未来的工业生态中,传感器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更加智能与便利的体验。面对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只有积极拥抱变革,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