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自动化的蓬勃发展,协作机器人(Cobots)正逐渐成为制造业的革新力量。 它们以其与人类共存和协作的能力,在效率提升、成本控制和灵活生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然而,随着Cobots应用的日益普及,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协作机器人安全应用的重要性,并结合优傲机器人(UR)的案例,解读其技术实践与未来发展趋势。
优傲机器人作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其全球技术合规官Roberta Nelson Shea女士强调,机器人应用的安全,与协作机器人的使用方式息息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的核心议题:如何安全有效地部署和使用协作机器人,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安全是协作机器人的基石
Shea女士指出,尽管公众对机器人的固有印象往往与危险联系在一起,但“机器人变得疯狂”的担忧并不现实。 真正的安全挑战在于,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安全需要被全面考虑。 "安全需要考虑到所有的机器。" 这种全面的考量,不仅包括机器人本身,也包括周围的环境、人类操作员以及其他设备。
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是位于芝加哥的Fusion OEM厂商。 他们部署了UR机器人来照看其CNC机床进行熄灯生产。 这一举措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将500个单位的订单交货时间从6天缩短到3天,更充分展示了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制造流程的融合潜力。
协作机器人安全应用的核心策略
Shea女士强调,安全并非购买Cobot后的理所当然的附属品。 “我听到的最大的谬论是,‘我买了一个协作机器人,所以我不必担心安全问题。’相反,唯一能确保安全的是在应用中采用适当的策略。” 这句话道出了协作机器人安全应用的核心精髓。
每个应用场景都有其独特的安全需求。 例如,Cobots可用于焊接、涂抹粘合剂、物料搬运、组装、检查、机器维护、包装或码垛。 而不同的应用,意味着需要评估不同的风险因素。 即使是看似无害的包装作业,如果涉及到锋利的刀具,其安全性也需要特别关注。 在确定安全需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
• 进行细致的风险评估: 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评估风险等级。
• 选择合适的安全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例如安装安全传感器、设置安全围栏、限制机器人速度等。
• 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操作流程,培训操作人员,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规范。
• 持续监测与改进: 定期对安全措施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符合国际标准,保障协作机器人安全
优傲机器人一直致力于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该公司遵循2011年发布的ISO标准(ISO 10218-1),该标准是ANSI/RIA R15.06的第1部分。 考虑到欧洲法规的要求,像优傲机器人这样的欧洲公司,往往对安全有更高的要求。 这体现了他们对产品安全的坚定承诺。
未来发展趋势:易用性与集成
Shea女士表示,优傲机器人正在努力使产品更容易被使用,无需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ISO标准涵盖了移动机器人,但其角度与无人驾驶工业机器人略有不同。 我认为未来的发展,将是在何时使用这两个标准上有所融合或差异。”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易于集成、使用和理解。
优傲机器人在协作机器人中增加了一项安全功能,即安全归位,这有助于与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的集成。 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AMR与协作机器人的集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集成改进也至关重要。 例如,充电方式的优化。 传统的延长线充电方式在AMR应用中显得不够安全便捷。 解决方案是,让协作机器人由AMR供电。 “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使集成变得更好、更安全。 其中很多都来自客户反馈和市场反馈。” Shea女士总结道。
结论
协作机器人的安全应用是其成功的关键。 通过细致的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安全措施、遵循国际标准以及持续的改进, 我们可以构建起安全、高效的协作机器人应用。 优傲机器人作为行业先驱,其技术实践和对未来趋势的洞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协作机器人将在制造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安全、更高效、更美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