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历程

   2023-06-05 工业品商城254
核心提示:《意见》的出台,让节能服务企业欢欣鼓舞。 因为在此之前,我国节能服务行业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规模。 一直致力于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王树茂说:“在我国,节能服务业的蛋糕很大。但由于这些年面临的种种困难,这些企业一直举步维艰。就在一年前,他为某供暖公司服务项目投资的100多万元全部打水漂:“合

《意见》的出台,让节能服务企业欢欣鼓舞。 因为在此之前,我国节能服务行业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规模。 一直致力于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王树茂说:“在我国,节能服务业的蛋糕很大。但由于这些年面临的种种困难,这些企业一直举步维艰。

就在一年前,他为某供暖公司服务项目投资的100多万元全部打水漂:“合同中写明,室内供暖温度不低于18度时,即可实现计划节能。 摄氏度。” 此后,在徐先生公司的技术支持下,供热公司不仅完成了节能计划,而且供暖质量没有下降,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1摄氏度左右。 但当项目落户时,供热公司却拒不付款。 原因让徐先生哭笑不得:“他们认为我们的供暖温度太高,没有按照合同要求!” 还被打?”

多年来,徐先生遇到过不下10次这样的情况,客户给出的理由也五花八门。  “比如说冬天冷还是暖冬,怎么能在合同里详细写下气候条件呢?另外,燃煤量、水电等往往也是争论的因素。” 诉讼?  “我没有钱也没有时间,所以我买不起。” 徐先生叹了口气。  “这些‘丢人’的事情不是发生在我家的,几乎全国每家节能服务公司都经历过。”

与徐先生相比,河南德勤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洲似乎更尴尬。 他的公司专业从事城市路灯照明节能服务项目。 据陈金洲介绍,该项目可节约路灯照明能源30%左右。 但在路灯更换资金、合同能源管理自主权等问题上,项目的推进并不顺利。

陈金洲说,2007年,公司在某地拿下了单个项目。 合同约定投资回收期为五年。 陈金洲当时对这个项目充满信心:“这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但每年的节电效益在2000万元左右。” 但2008年初,项目刚刚完成,当地政府部门进行人员调整,由于工作衔接不畅,项目一度荒废,设备一直未验收。 几个月后,当地相关管理部门认为该项目影响了路灯的亮度,导致之前的合同无效。  “设备闲置,我的合同款无法收回,我还欠银行500万多笔贷款,目前银行已经起诉,公司和我的所有资产都被查封了。” 陷入困境的陈金洲反映:“在北美,节能服务行业最大的服务对象是政府机构,而在我国,这个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普遍对节能服务行业存在误解。” 陈树忠说,为提高地方政府对节能服务业的认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业委员会曾组织专家赴全国各地,为地方提供帮助。 政府。 职能部门开展免费培训,却遭遇不少尴尬。 陈树忠清楚地记得,几年前,他们联系某地方政府筹备培训时,对方居然要求培训班给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发红包”。 请给我钱。”

对于节能服务公司的运营,资金流非常重要。  “如果十个项目中的三个不能及时回款,公司基本上就完蛋了。” 王树茂这样总结道。 除了陈锦洲遇到的“合同款回收难”,节能服务企业的资金流还存在其他瓶颈。

2009年,全国约有502家节能服务公司,其中50%从事电能节能服务。 累计实施节能项目4000余项,总投资280亿元,总产值580余亿元,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 标准煤。

2010年,节能服务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有望保持30%至40%,行业未来市场容量有望达到4000亿元。

其中,过高的税费是瓶颈之一。 对此,北京博创嘉禾节能服务公司总经理刘国强深有体会。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的审计、节能改造方案、设备采购、施工、运维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但税务机关往往将节能服务企业视作 作为一般的节能设备销售商,误认为节能服务公司转售节能设备并从中获利,将节能服务合同视为设备购销合同。这样,个位数的服务税 节能服务企业本该缴纳的增值税一下子变成了17%。” 不仅如此,在节能服务公司收回合同款之前,还必须缴纳如此高额的税费,“这造成每家企业的预付款太多,节能服务公司的负担过重。”
除了税费,另一个瓶颈是贷款难。  “融资渠道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现在国内节能服务上市公司很少,融资只能靠银行;我们大部分是中小企业,除了股权和项目订单,还有 “没有房产可以抵押。而且由于合同款的回收难以保障,项目订单失去了说服力,银行将我们列为高风险贷款对象。” 刘国强说,他的解决办法是靠担保公司找银行贷款,“担保公司会替我向银行担保,我需要把股权抵押给担保公司,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节能服务企业的方法。有些企业为了急于签约项目,不惜出售股权,就像割自己的血肉一样。”

节能服务行业多年来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困难,让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的出台已是势在必行。  “《意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起到开创性的作用。” 说起《意见》,陈树忠难掩激动之情。

针对徐总、陈金洲、刘国强三人遇到的“与政府部门沟通不畅”、“资金流动存在重大瓶颈”等困难,《意见》明确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 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对节能服务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符合有关规定的,给予财政补贴或奖励; 取得的营业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本单位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免征增值税; 项目前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此外,《意见》还指出,要完善政府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落实。 合同能源管理过程中的会计制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节能服务企业融资需求,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抵押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程序。
随着相关规定的出台,节能服务企业此前因税负重、融资难、政府部门扶持力度不够等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 但在“节能服务业火了”的声音中,刘国强还有更多的期待:“政策扶持是大势所趋,关键看细则如何落实,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得到实惠 ”

根据中国节能协会提供的数据,至少可以肯定,《意见》的推动作用已经显现。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意见》了解这个行业,开始尝到合同能源管理的甜头。 据北京多家节能服务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订单明显增加:“我们还没有签约,正在等待相关规定的出台。”

2009年,我国节能服务企业约502家,节能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2008年底的6.5万人增加到11.3万人,增长74%。  “十一五”规划要求节能减排达到20%。 面对“十二五”,更多的耗能企业正在寻找节能的支撑点,而这个支撑点非节能服务企业莫属。  《意见》的出台起到了推动作用。 节能服务行业积极性高涨,大家都想借此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承接更多的节能工程。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节能服务行业将呈现上升趋势。

行业的发展似乎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起步、发展、突围再回归理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节能服务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该行业,竞争在所难免。

机会越多,参与者越多,参与者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那么,如何赢得竞争呢?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行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树忠给出了答案: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市场化服务水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