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并没有像最初预期的那样迅速出现井喷现象。由于RFID与商业和经济密切相关,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下,RFID从阅读器到标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展速度趋于平缓。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除了频率、标准和成本的问题,目前RFID行业的闭环应用也使得RFID的生产和供应体系更加稳定,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企业削减成本的条件下,这个闭环应用链更加稳定。要想规模化发展,这种应用闭环必须打破,要积极培育有能力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完善完整的产业链。
RFID技术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飞机敌我目标的识别,但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应用阶段。RFID技术因其具有高速运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的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有专家预测,它可能成为继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之后,又一项影响全球经济和人类生活的新技术。
然而,由于RFID应用与商业和经济密切相关,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对RFID产业发展缓慢带来了直接影响。然而,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金融危机对RFID行业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中国信息产业贸易协会智能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潘立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确实对RFID的应用造成了冲击。但随着二代身份证、居民社保卡以及未来小额支付的兴起,这个巨大的市场必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摩托罗拉大中华区企业移动业务总经理蔡垂贤也表示,尽管去年全球金融危机,RFID市场并没有萎缩。而且相对于前两年的市场观望局面,很多垂直行业都进行了实验项目。美国、欧洲和亚洲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正式部署RFID项目,主要应用于零售、供应链、资产管理、航空/行李跟踪、能源设施、制造、食品冷链等。
华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小组成员、世博项目执行经理范亨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也表示,2008年,中国RFID市场取得了一些重大、实质性的突破,最重要的代表性事件就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采用RFID技术门票。这是推动中国RFID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事件。预示着以电子标签技术为主导的电子门票将逐渐成为未来的主流应用,这将为RFID在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而持续的推动力。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无论是公交卡、高速公路上的ETC系统(电子收费系统)、门禁等。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是铁路、物流行业的跟踪系统,这些几乎都是行业系统、企业内部的闭环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行业内外的信息交互需求日益增加。实现RFID在制造业、用户、服务业等一系列行业形成的开环系统中的应用,是RFID的长远目标。但鉴于目前的产业发展水平,尤其是RFID目前的应用现状,闭环应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开环应用也需要在某个行业和领域有所突破。
业内专业人士指出,RFID领域所谓的闭环应用也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只有在成熟的闭环应用之后,才会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也就是开环应用。行业资深人士、中电会展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学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闭环应用系统更容易控制,有利于行业标准的制定。同时,RFID应用将在一些价格相当实惠的应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等价格逐渐降下来,再在其他行业推广应用。“目前行业内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但单纯的闭环应用无法形成RFID完整的应用体系,RFID的优势无法充分体现。RFID的拓展很难,鉴于行业现状,RFID的开环应用很难解决。”董学耕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RFID研究中心主任谭洁也表达了他的个人观点。他指出,RFID的技术优势在于标签内容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更改、远距离非接触识别和控制、大量信息需要记录和加密等。开环应用可以放大RFID的这些特性。对于未来的发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可以先不考虑标准和规范,但要考虑可扩展性,扩大RFID的应用范围。目前要提前考虑如何兼容现有的条码系统,最好能形成一个快速的方法来开发一个闭环系统。闭环应用好,开环就不远了。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RFID正逐渐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全球消费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在二代身份证更新的刺激下,2008年中国RFID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大唐微电子、上海华虹、同方取得了可喜的市场成绩。随着零售业的逐渐成熟,RFID技术的应用也将在这条轨道上快速推进。分析人士指出,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还不能形成英特尔等产业巨头主导标准形成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必要引导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但是,在降低成本和扩展应用应该优先发展时,大多数受访者选择了后者。
蔡垂贤表示,成本的降低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对RFID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本质上,RFID发展的核心不应该在于它的成本,而应该在于它能给企业带来的运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这才是行业和企业衡量和采用它的标尺。在应用初期,RFID的成本难以降低,但目前的应用领域超出预期,被零售、政府、制造、运输、物流等行业采用,应用于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冷链追踪、航空、行李追踪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