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频监控市场总规模达到4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4.2%。传统的模拟监控市场正在快速萎缩,其占比从2004年的56.9%下降到2007年的19.7%;数字监控已经成为视频监控市场的主流。从2004年到2007年,数字监控在整体市场规模中的比例从35.7%上升到54.4%。可以看出,中国的视频监控市场正在从模拟向数字过渡。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视频监控市场正在稳步增长,占比从2004年的7.4%增长到2007年的25.9%。
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平安城市”工程、技术和成本的提升,以及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推动。2004年,公安部启动了“平安城市”工程,旨在加强城市安全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部署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系统的部署占总投资的28%,极大地推动了视频监控市场的发展。
网络视频监控的出现突破了模拟和数字视频监控的缺点。利用TCP/IP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低成本扩展监控范围,使视频监控渗透到许多领域。奥运会和世博会也将促进视频监控市场的发展。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在奥运场馆及相关建筑的安全监控系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奥运会后,视频监控市场缺乏驱动力,市场需求增长将放缓;此外,网络带宽的限制也会制约网络视频监控的发展。目前家庭ADSL的带宽只有1万亿左右,限制了网络视频监控在家庭中的应用。
视频监控市场的发展将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视频产业链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芯片制造商、设备制造商、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和终端用户。视频监控中使用的芯片主要包括摄像机中用于采集图像信息并进行光电转换的芯片、图像传感器,以及数字硬盘录像机、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中用于视频压缩的芯片。视频监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模拟摄像机、数字硬盘录像机、视频服务器、网络摄像机、监视器、云台、电缆等。软件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视频管理软件。系统集成商提供完整的硬件和软件视频监控解决方案。从2006年开始,电信运营商也进入了视频监控领域。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推出了“全球眼”和“宽视界”视频监控服务,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客户。
视频监控市场将给各大设备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根据In-Stat的预测,2012年,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出货量将达到650万台,视频服务器的出货量将达到850万台,网络摄像机的出货量将达到230万台。
视频监控设备对视频处理芯片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压缩格式、分辨率和ASIC /DSP上。目前MPEG-4是主流的压缩技术,我们认为H.264会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设备厂商需要支持MPEG-4/H.264的双模芯片,在分辨率方面,CIF(352×288)是主流分辨率,但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D1(704×576)将成为设备厂商的首选。另外,对于视频监控的专用设备,厂商更倾向于采用ASIC芯片;对于一些高端设备,尤其是具有自动识别分析功能的智能监控设备或结合智能控制的设备,厂商倾向于采用软件编程的DSP芯片。
网络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将是中国视频监控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网络监控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模拟和数字监控技术相比,网络视频监控利用TCP/IP网络,可以低成本实现远程监控,扩大监控范围。网络视频监控的这些优势极大地拓展了视频监控的应用场景。网络视频监控包括模拟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两种解决方案。目前网络服务器多用于大型监控项目。
网络监控的出现使得视频监控开始渗透到道路交通、企业信息化、家庭、教育、医疗等新的应用领域。就目前情况来看,政府、金融和电信是视频监控的主要应用领域,分别占市场总规模的29.4%、20.2%和14.7%。随着网络视频监控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摄像机的出现,视频监控已经迅速成为家庭和个人的应用。
在欧美市场,网络摄像机已经成为一种消费电子产品,可以在超市购买。在国内市场,视频监控在家庭(小区和家庭)的应用也在快速发展,占6.4%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此外,3G的部署和移动网络带宽的提高为移动运营商提供移动视频监控服务创造了条件,这将进一步促进个人视频监控服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