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何要大力推进装备自主化呢?

   2022-12-01 工业品商城118
核心提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宋晓刚表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装备自主化不仅关系到装备制造业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宋晓刚表示,中国的发电设备、重型装备等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低档数控机床、中低档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宋晓刚表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综合

实力的集中体现;装备自主化不仅关系到装备制造业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

宋晓刚表示,中国的发电设备、重型装备等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低档数控机床、中低档大型工程机械也是如此,但两者之间还有一定差距。推进装备自主化,实际上就是要求国内企业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业内专家指出,事实上,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提出,要“依托重点工程,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国家在审批或核准重点建设项目时,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配套项目。“近两年来,虽然我国在推进装备自主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装备制造业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还比较弱,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和尖端技术方面。

专家指出,《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也曾提出“鼓励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但这一要求并未得到很好落实。在国内很多大型项目的设备招标中,国产设备往往因为缺乏信任而无法中标。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生富说,如果第一台(套)国产设备总是不被信任,那么国产设备制造商就得不到实践的机会,从而无法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而且,如果我们国家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当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威胁到国际竞争对手的地位和利益时,他们也不会卖给我们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这份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使用首台国产设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希望吴生富此次提出的首台(套)风险补偿机制能够真正落实,有效降低首台(套)国产设备的使用风险,以激励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为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基础配件和基础技术水平,规划指出,要提升大型铸锻件、基础零部件、加工助剂、专用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