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当人工智能遇到制造业,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2018-12-21 10:243210

       前些时候,有条新闻在人工智能领域刷了屏:AI大牛吴恩达宣布成立AI初创公司Landing.AI。“AI将变革制造业。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吴恩达这样说。日前,在一次人工智能峰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也表示,AI企业只有与产业深度融合,才是正确发展方向。

现状:技术研发需一步一脚印
       在新松机器人的一个车间里,生产线上的机器手臂正在上下挥舞,完成程序指令的焊接工作。与传统机器人的区别是:程序指令不再由人下达,而是智能焊接系统自主完成编程并执行的。新松机器人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并于2017年设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

      “通过机器视觉系统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工厂中得到了应用。”新松机器人公司技术总监徐方说,“这套智能焊接系统,就是首先感知工件并对其进行测量,自主生成程序,根据不同的焊接工艺调取不同的焊接技术。”

       徐方还介绍,新松机器人在智能焊接系统、智能打磨系统、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晓东博士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们目前在视觉、室内定位、语音等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所收获,预计还需要一年左右实现技术模块的成熟。”

      “比如研发的机器人视觉定位系统,通过视觉算法让机器人拥有了自主判断、精确定位、位姿调整等功能;除此以外,正在研发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体现在机器人对复杂配料的挑选、整理方面,用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王晓东说。

      王晓东还介绍,除了视觉定位系统外,人脸识别与自动跟随、室内定位也是该公司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成果。“比方说,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工人需要人力推车装运物料并进行运送分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可以实现车体的自动跟随以便辅助运送。”王晓东说。
难点:仍要夯实技术基础
        政策的红利、资本的涌入,人工智能在60年发展历程中还是头一次受到如此热烈的关注。相较于其他领域,AI+制造业拥有巨大潜力,被认为是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主战场。而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其根本目的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进入制造业的最后一公里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徐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个显著难点是数据不足。“数量众多、需要升级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需求比较碎片化。人工智能需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深度学习,但每一个工厂的环境、生产过程都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积累的数据相对比较少。”徐方说。

       另一方面,如果根据每一个工厂的不同环境进行“量身定制”,经济成本是否能被厂家接受也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安全,与入侵一台手机不同,智能化工厂具有执行能力,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保障信息安全、生产安全也值得思考。”徐方说。

       从全球角度来看,制造业毫无疑问是国家竞争的核心战场。无论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工业智能化还是英国的工业2050计划,西方国家已将人工智能作为“再工业化”的战略核心内容。

       “人工智能的道路会很长,技术进步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善、规避风险,才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也希望社会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支持是长期的,最终实现智能制造的升级和发展。”徐方说。

展望:融合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们还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但已经处于准备阶段了。”沈阳机床集团技术部副部长杨锐说,“经过大数据的积累、采集,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或许是一个可行的选项。”

      据沈机股份1月9日发布的公告称,沈阳机床集团与腾讯云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共同打造工业云平台,在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AI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结算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公告中还表示,合作内容是深化智能制造领域合作,提供云端服务及安全支持,充分挖掘工业大数据潜在价值,开展工业物联网领域合作,并且提供互联网金融、结算服务。

       杨锐告诉记者,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如果自身建立云平台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运算,成本过高不说,也并非其专长。借助互联网巨头的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云计算能力,不但成本低、效率高,对未来发展的路径也是明晰的。

       那么,AI与制造业,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秦业认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尚不能满足制造业的要求,但作为一项通用性技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是大势所趋。

       “首先,对于制造业而言,知识经验的固化与传承很重要。在一些流程制造行业中,物料的配比、参数的设置,都需要有老专家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来操作。AI可以将这些历史经验数据进行学习与建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专家,为制造过程提供决策支撑。”秦业说。

       其次,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进一步接管复杂工序。以往,被机器取代的往往是简单重复的工作。未来,一些需要在现场由人脑进行复杂情况判断的工序也会被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渗透。与此同时,随着机器视觉、手势识别等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的深入融合,人机协作也将在更多工作场景和更多复杂工序中成为主流。   

      另外,人工智能可以对复杂过程进行智能化指引。以产品研发设计为例,工业设计软件在集成了人工智能模块后,可以理解设计师的需求,还可以与区域经济、社会舆情、社交媒体等多元化数据进行对接,由此形成的数据模型可向工程师智能化推荐相关的产品设计研发方案,甚至自主设计出多个初步的产品方案供工程师选择。这样可以极大地释放出创新活力,工程师不再拘泥于计算、制图过程,而是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产品创新的突破。

     “总之,人工智能是一种方法,一个工具,在我们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会起到助推器的作用。”秦业说,“但是也不要过分夸大人工智能在短期内对制造业的作用,技术还要脚踏实地的研发、突破,积累才是最终实现‘超车’的关键。” 

本文地址:http://www.yakugen.com.cn/news/show-2.html  


打赏 0
“刀尖”上的中国制造:从“齿牙”革新观照制造业的转型脉搏
在2023年寒潮席卷的冬季,一家小小的刀具企业——泰嘉公司,却在自己的展厅里,用一道道闪亮的刀锋,诉说着中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强劲脉搏,以及这场深刻转型中的迫切信号。一片小小的锯条,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其稳步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制造业的温度,更是产业升级提速的时代注脚。刀具:制造业的“晴雨表”与

0评论2025-09-263

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再添五环:赋能制造业迈向新纪元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携手工信部,再度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添砖加瓦,隆重发布了2023年第20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此次公告的核心亮点在于,批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系列标准的五项新成员——第2部分:数字化管理、第3部分:智能化制造、第4部分:网络化协同、第5部

0评论2025-09-263

洞见未来: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湾区的创新版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一项关于机器智能视觉的重大创新正在蓬勃发展。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的研发机构,已于2022年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繁荣的经济腹地,并在广州增城设立了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这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数

0评论2025-09-262

大语言模型驱动视觉智能新浪潮:机器视觉迈向“大视觉模型”新阶段
2023年12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在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上指出,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正为人工智能注入新动能,并深刻影响着图形图像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着机器视觉从“视觉计算”迈向“视觉智能”,并朝着“大视觉模型”的方向演进。王耀南院士在接受采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机器人:从特种走向通用,迈入智能与AI赋能的新时代
回顾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清晰可见:从最初专注于特定领域(如军事、核工业)的“特种”机器人,逐步发展到能够适应广泛工业场景的“通用”机器人;从以机械运动为核心的“机械”机器人,进化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最终,从单一功能的执行者,走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随着工业

0评论2025-09-262

装备制造业:中国经济引擎强劲复苏,多省份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利润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尤为亮眼的是,11月份当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实现16.2%的同比增速,扭转了此前的下降趋势,由降转增。这一积极信号与12月份制造业PMI中装备制造业50.2%的稳定增长数据相呼应,预示着装备制造业正稳步

0评论2025-09-262

工业数据资产化迈出关键一步: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入表在桐乡落地
浙江省桐乡市近日迎来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全国首单工业互联网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在此成功落地。 作为桐乡市数据资本化先行先试的企业,浙江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其数据资源入表工作,标志着工业数据价值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数据要素联盟:赋能数据入表与价值挖掘此次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桐乡市乌镇数据要素产

0评论2025-09-265

边缘智能崛起:AI驱动下的嵌入式系统新纪元
嵌入式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在小型低功耗系统中实现强大的AI应用,重塑着语音、视觉和振动等领域的智能交互方式。 曾经的连接设备正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系统,这种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数据源端的“边缘化”趋势,正成为加速决策、减少延迟、保障数据隐私、降低成本和提升能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平台:迈入拐点之年,“双跨”平台引领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
2023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拐点之年”。“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赋能设备、赋能企业、赋能产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双跨”平台数量倍增,赋能成效显著“双跨”(跨行业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数量增长尤为引人瞩目。

0评论2025-09-262

工业互联网:新时代工业化的强大引擎,“5G+”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 依托网络、平台、安全、数据、标识五大关键维度,工业互联网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23年是中国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收官之年,在此期间,工业互联网已从单项

0评论2025-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