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测算,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为2.13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47.3%,其中,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达1.6万亿元,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逐步显现。而在2020年,由工业互联网发展所带动的经济价值有望进一步增多。
比如,以色列创业公司LifeBeam曾为NASA和美国空军推出一款人工智能耳机Vi。它可以是用户的助理,也是教练。用户可以用语音和它自如交流,据了解,Vi还配备了11个传感器,能实时感知用户的心率、动作、姿势等,还能记录用户的节奏、卡路里消耗、速度、步数和运动距离等。
从产业基础来看,我国拥有工业互联网落地的“沃土”:制造业体系完备且门类齐全、工业大数据数量多,应用场景丰富,创新氛围较好。与此同时,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网络体系,更是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智能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校园体育的进步,如今,在国内,传感器等数字技术正在给体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校园足球作为近两年校园体育最热的一个项目,也获得了率先与高科技智能设备拥抱的机会。
科技企业的积极准备与热情入局,让工业互联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备了更多活力。根据我国中小企业需求特点,包括华为、腾讯、阿里、树根互联等在内的企业都开发了工业云平台应用。接入这些平台,中小企业只需花很少的钱,不用专业设备和维护人员,就能享受到多种产业资源和技术平台。
在校园球场上,踢球的小队员上臂都佩戴了一个小小的像金属盒一样的球员传感器,传感器可以记录下球员个体的心率、摄氧量、运动负荷、跑动距离、跑动速度。然后,还有内置有传感器芯片的足球,装上智能芯片后,足球就能和球员身上传感器产生互动,形成数十项人球运动关系数据。
眼下,工业互联网的落地方式主要包括智能生产、远程运维和个性化定制。在系统庞大的工业领域,智能生产正体现在电子元件、移动终端、微型电路、控制设备等领域。拿机床来说,实现机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有了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射门次数、射正次数、向前传球次数等等专业数据,总结评判球员的表现一目了然,有根有据。教练分析训练效果、制定训练计划也更有章法,有的放矢。
数控机床是典型的“工业母机”,从螺丝钉到卫星、火箭的制造,都离不开数控机床。为了实现机床制造的智能化,除了引入新型材料外,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探索应用3D打印、立体多维扫描等技术。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后机床创新主攻方向应该是机床技术和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从“数字化+机床”到“互联网+机床”,再到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床”的智能化演变。
目前,国内还有学校引进了世界上众多足球豪门都在使用的智能球门设备,运用到日常训练中。设备共含有六组配备传感器的智能球门,每个球门上都装有内置的LED灯,球门的灯会随机自动亮起,此时只需通过跑动、射门、带球、传球等方式穿越亮灯的球门即可完成训练任务。
如果工厂原有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应用在小批量订单上,成本就会大大增加,效率也会大幅降低。而满足小规模、多样化、周期可控"的柔性化生产,则很符合当前工厂所需的生产模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柔性生产不仅是设备技术上的智能化,也表现在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上。毋庸置疑,今后在柔性生产、自动化生产都会成为智能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未来,智能体育的发展应当注重运用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能量。最近,由瑞典KTH皇家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的一项技术,采用了多用途电化学传感器来测量血液和汗液,这些传感器可以编织成衣服,融入皮肤贴片中或者作为微针部署,还可以与现有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和心电图传感器集成,提供重要的广谱参数。
新一代技术在智能生产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体现和凸显。其中,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传统制造业升级带来了无限可能和全新动力。这些新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专业技术融合应用后,将催生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并成为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与当前的许多技术不同,这些多用途传感器能测量广泛的重要生化化合物,如钠、氯化物、钙、镁、葡萄糖、尿酸等,传感器还能监测剧烈运动期间乳酸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