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视角中的系统和能力相互交织,形成了工业互联网完整的体系架构

   2020-05-15 工业品商城173
核心提示:不同于工业4.0更注重供应链(价值链)的研究,工业互联网则更偏向于对信息系统、利益相关者(角色)的研究。其中的角色,不仅仅是指产业链上下的企业和组织,还包括了企业中的各类职业人士(商业决策者、技术工程师、产品经理等)。从角色的需求出发,工业互联网提出了四层视角(Viewpoint)的结构(也称之为组件)。1. 业务视角(Bus
   不同于工业4.0更注重供应链(价值链)的研究,工业互联网则更偏向于对信息系统、利益相关者(角色)的研究。
    其中的“角色”,不仅仅是指产业链上下的企业和组织,还包括了企业中的各类职业人士(商业决策者、技术工程师、产品经理等)。
    从“角色”的需求出发,工业互联网提出了四层“视角(Viewpoint)”的结构(也称之为“组件”)。
1. 业务视角(Business Viewpoint)
   在工业互联网的搭建中,业务视角关注于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商业视野、价值观和目标。相关人员(包括行业用户)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提供的基本功能来实现商业目标。(行业用户:业务决策者、产品经理、系统工程师等)
2. 应用视角(Usage Viewpoint)
   应用视角定位于可靠、复杂的系统应用(功能)。通过专业用户或逻辑用户自助式的一系列操作(使用过程),能够获取到系统的基本功能或服务,并将其拼装成成熟的商业应用。(专业用户:系统工程师、产品经理等;逻辑用户:智能终端)
3.功能视角(Functional Viewpoint)
    功能视角聚焦于工业互联网系统中的基本功能模块(系统的零部件),以支持上层应用组件的运行。功能视角主要研究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组合结构、信息交互接口、使用流程和步骤,以及功能模块和系统外界环境的关联关系。(系统和组件架构师、开发人员、集成商)
4.执行视角(Implementation viewpoint)
    执行视角主要关注的是功能视角中的信息技术元素,包括具体的工业控制系统、通信方案和软件程序。
    执行组件(视角)关注于工业物联网最基本、核心的技术架构,功能(视角)在执行视角的技术架构上搭建,使得多个应用(视角)能够协同工作,并实现业务的完整交付。(系统和组件架构师、开发人员和集成商,和系统运营商。)
    执行、功能视角是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执行视角”主要是构建规范的信息通道,使得独立的设备和系统在“功能视角”中形成数字化映射,能够被其他信息系统访问操作。
    商业、应用视角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待生产活动,其关心的是资金、客户关系、供应链、人力资源、企业资产、产品的生命周期等等。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