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国已成为远洋鱿鱼生产、消费大国。会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人员发布数据称,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600余艘远洋鱿钓渔船,产量达52万多吨,约占世界鱿鱼产量的20%,产值约70亿元。
如此多的产量为鱿鱼加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原料资源,渔生产是鱿鱼加工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反过来,鱿鱼加工业对渔业生产的反作用也是巨大的,它能提升鱿鱼的附加值,消化分散集聚的原料,促进鱿鱼产业整体的持续发展。
传统的鱿鱼产品产业链节点环节包括了捕捞、加工、批发、零售、餐饮以及终端消费,尤其是餐饮业的爆发式增长,为以冰鲜为主的粗加工市场受到资本的青睐。据了解,鱿鱼粗加工要经过去头、去脏、去皮等7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需要冷冻,但在自动去皮机、冷库等设备的助力下,鱿鱼粗加工正在向自动化迈进。
据悉,山东威海市某渔业集团打造了一条自动化鱿鱼加工线,线上包括了自动剥皮机、自动搅拌机、自动称重机等设备,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入库的全过程。该集团还建设了55个3000吨库容量的冷库来贮藏鱿鱼,保障产品品质。
除此之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结构的不断调整,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对鱿鱼生鲜产品的需求,调理品等精深加工形式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进入消费者选择行列。因此,由于深加工正在行业内兴起,同时也带动了鱿鱼深加工设备的发展。
例如鱿鱼丝就是市面上常见的鱿鱼深加工产品,在它的加工生产线上,需要用到输送机、解冻机、蒸煮机、压延机、拉丝机、真空滚揉机、干燥机、冷却风干机等等。这些设备的应用缩短了鱿鱼丝的生产周期,让整个工艺的生产流程变得更加稳定,提高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同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增加企业产能。
位于山东荣山市某渔业集团于今年开始整合资源,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鱿鱼自动化加工设备,并结合研发创新形成了全套流水线加工工艺,提升加工效率40%以上。生产线年鱿鱼精深加工能力达20万吨以上,能生产鱿鱼产品、鱿鱼即食产品以及粘粉类鱿鱼制品等9大品类120多个品种。